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关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关键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执政能力主要是通过党的干部素质体现出来的。因此,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
[关键词]高素质干部队伍执政能力三个代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全面总结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纲领。
党执政即由党选派自己的干部,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合法的程序,执掌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权力,从而为广大人民谋取利益,这是党执政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志。这些干部是党的执政活动的具体承担者,党的执政能力主要是通过党的干部素质体现出来的,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
一、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之所以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由党的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一)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党的干部是从普通党员中选拔出来的担任党内一定职务、有政治远见和工作能力、乐于奉献和牺牲精神的优秀分子,他们在党、政、军、人民团体和经济文化组织中起着组织领导作用。列宁认为,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没有一批革命家,没有一批能干的干部,就会寸步难行。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多次强调,要把那些经受过考验的有朝气的共产党员提拔上来,从而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就是通过党的各级干部去发动和组织群众,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才取得革命与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的。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党的干部带领广大群众,在各条战线为完成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进行着不懈的奋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如日中天,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久经考验、有觉悟、有才能、能抵御腐朽思想侵袭的干部。
(二)党的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执行者。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而组织路线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干部问题。斯大林指出:“要贯彻正确的政治路线,就要有干部,就要有懂得党的政治路线,把党的路线当作自己的路线来接受,善于在实践中实现它,能够对它负责,能够捍卫它,能够为它而奋斗的人。否则,正确的政治路线就有成为一纸空文的危险。”这就是讲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靠党的干部去大力宣传、积极组织并带领群众为之奋斗。民主革命时期,在建党、建军、开辟农村根据地、建立统一战线等革命活动中,党的干部,无论是在革命低潮,还是在革命高潮的各个不同时期里,都是团结、组织和带领群众冲锋陷阵的尖兵,是完成任务的模范,是领导革命斗争的骨干。在党成为执政党的情况下,党的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般都处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领导地位,他们对待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
(三)党的干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党领导下的千百万群众的事业。党对群众的领导,是通过党的各级干部来实现的。党依靠广大干部向群众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和解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党依靠干部去组织和发动群众,在党的政治生活、经济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党依靠干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去影响、团结和带领群众前进,把党的政策和主张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四)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党的全心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原则。1871年3月,当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宣告诞生时,马克思就提出了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的光辉思想。他指出,工人阶级国家的一切公职人员应成为“社会的负责的公仆”,“应当为组织在公社里的人民服务”。一切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并随时可以撤换。我们党规定自己的宗旨是,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言行,一切政策,都必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就是对党负责;损害人民的利益,就是损害党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党的干部只能是人民的公仆,而决不能当官做老爷。
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正确把握“高素质”的内涵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对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出了五条基本政治业务素质,这五条政治业务素质是对干部应该具有的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过硬的业务本领的要求。它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