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大物实验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报告
姓名:崔泽汉 学号:P 系别:05006
实验题目:核磁共振
实验目的:1.如何实现和观察NMR;
2.测的因子和g因子;
3.测的因子和g因子;
4.用NMR精确测量磁场。
实验内容:
利用示波器观察的核磁共振波形
当V不变,改变f时:V=75V
f=24.666MHz,测得波形如下
f=24.695MHz,测得波形如下
f=24.689MHz,测得波形如下
通过以上三图可以看出,当固定电压不变,即不变时,改变射频场的频率可以改变射频场的周期T,使得B扫过共振幅度的时间间隔发生变化,从而使峰间距发生变化。
当f不变,改变V时:f=24.670MHz
V=55V时,测得波形如下
V=65V时,测得波形如下
V=80V时,测得波形如下
当共振信号为非等间距信号时,即共振磁感应强度不等于时,射频场的幅度增大,则在同一周期内B扫过共振磁感应强度的时间间隔增大,而两相邻周期共振信号的时间间隔减小,从而表现为峰间距的变化。
保持在谐振频率f=24.683MHz,改变V时:
V=55V时,测得波形如下
V=75V时,测得波形如下
V=90V时,测得波形如下
当共振信号为等间距时,即时,由于B的振幅变化不会影响曲线与的交点,因此不会改变共振信号的间隔。
测的因子和g因子
已知测得谐振频率为
次数 1 2 3 4 5 6 f/MHz 24.683 24.680 24.681 24.682 24.682 24.680 从而=24.681MHz,
由得
由得
测的因子和g因子
已知测得谐振频率为
次数 1 2 3 4 5 6 f/MHz 23.217 23.218 23.222 23.222 23.218 23.218 从而=23.219MHz,
由得
由得
用NMR精确测量磁场
实验中测得样品在磁场中不同位置时的谐振频率为下表(已求出),从而可求出在相应位置的磁场。
/MHz /MHz /MHz /MHz /MHz /MHz /T /cm 2.75 24.681 24.682 24.678 24.683 24.683 24.681 0.58001 /cm 3.00 24.683 24.685 24.683 24.682 24.683 24.683 0.58005 /cm 3.25 24.681 24.680 24.683 24.683 24.683 24.682 0.58003 /cm 3.75 24.684 24.682 24.684 24.684 24.684 24.684 0.58006 /cm 4.00 24.681 24.681 24.683 24.683 24.683 24.682 0.58003 误差分析:
采用示波器器观察,取点时坐标的读取会有较大的误差;
实验时由于电源或者外界干扰的原因,使信号不够稳定,比如测得的频率在不停的变动,从而给实验带来误差。
思考题:
1.如何确定对应于磁场为B0时核磁共振的共振频率?
在上叠加一个调制磁场,用示波器观察信号,调节射频场频率,当显示的波峰之间的距离相等时,即发生共振,此时的频率即为共振频率。
2.B0、B1、的作用是什么?如何产生,它们有什么区别?
3.试述如何用磁共振测量B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