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绕城高速公路沙西线互通式立交项目设计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都绕城高速公路沙西线互通式立交项目
1.0 建设项目概况
1.1 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成都绕城高速公路沙西线互通式立交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成都市郫县安靖镇方桥村、犀浦镇石亭村
建设单位:
建设内容:成都绕城高速公路沙西线互通式立交项目位于成都市郫县境内沙西线与绕城高速公路交叉处,东距大丰镇立交6.0km,西距犀浦镇立交桥5.1km。本项目将沙西线向西改移210米至绕城高速K72+779上跨绕城高速,利用绕城高速两侧各500米的绿化防护带布设置苜蓿叶+半定向互通式立交。
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内容包括桥梁工程、引道工程、收费设施、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项目估算总投资为元,拟于201年2月开工,2015年月底竣工,工期20个月。
表1.1-1 推荐方案工程内容简表
名称 起讫桩号 走向 建设内容 沙西线 SK0+000~SK2+230 成都-都江堰 改移沙西线设计全长2230m,包含新建左幅跨线桥(544m)和右幅跨线桥(538m),桥宽25.75~36.5m 绕城高速公路 K0+000~K2+600 双流-新都 绕城高速公路改建长度2600m,包含加宽利用两座中桥 A匝道 AK0+000~AK1+659 成都-双流 半定向匝道,长1659 m,宽10.5m B匝道 BK0+000~BK0+460 双流-都江堰 环形匝道,长460 m,宽9 m C匝道 CK0+000~CK0+400 都江堰-新都 环形匝道,长400 m,宽9 m D匝道 DK0+000~DK0+567 新都-成都 环形匝道,长567 m,宽9 m E匝道 EK0+000~EK0+731 新都-都江堰 定向匝道,长731 m,宽8.5 m F匝道 FK0+000~FK0+405 成都-新都 定向匝道,长405m,宽8.5 m G匝道 GK0+000~GK0+731 双流-成都 定向匝道,长731 m,宽10.5 m H匝道 HK0+000~HK0+433 都江堰-双流 定向匝道,长433 m,宽8.5 m 1.1.1 地理位置及路线方案
地理位置
郫县位成都市西北近郊,与彭州、新都、金牛、温江、都江堰等5个县(市、区)的20个镇(乡)接壤。县城东至金牛区界13公里,西至都江堰市界16公里,南至温江区界8公里,北至彭州市界11.6公里,东北至新都区界12公里,介于东经103°4250~104°0245,北纬30°4315~30°5750之间。拟建的成都绕城高速公路沙西线互通式立交项目位于成都市郫县境内沙西线与绕城高速公路交叉处,东距大丰镇立交6.0km,西距犀浦镇立交桥5.1km。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
项目设计方案比选
1、项目设计方案介绍
本互通位于郫县境内,为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与沙西线互通式立体交叉。绕城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4201)成都过境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34.5米。
沙西线互通两对互通的影响长度总计约1.9公里,影响范围内桥梁有K72+233中桥(5×16预应力砼空心板桥)和K72+951府河桥(20m+40m+20m预应力砼空心板+预应力砼T梁桥)两座中桥,桥下净空为4.5米;涵洞5道、通道6道。
根据互通处既有路及桥涵结构物现状,工可在互通方案设计时拟定了全苜蓿叶互通(方案一)、苜蓿叶+半定向互通(方案二)及半苜蓿叶+半定向互通(方案三)三个方案。
方案一:全苜蓿叶互通
该方案立交选型采用“全苜蓿叶互通式立交”,将沙西线向西改移约210米,利用绕城高速两侧各500米的绿化防护带布设全苜蓿叶互通。
左转全部采用环形匝道,右转全部采用定向匝道。
左转环形匝道设计时速40Km/h,采用8.5米宽单车道匝道,右转定向匝道设计时速60 Km/h,采用10.5米宽双车道匝道,匝道最小半径60米。
沿绕城高速布置的集散车道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采用10.5米宽双车道匝道。
非机动车及人行交通通过既有沙西线(对局部路段进行改移)进行转换。
方案二 苜蓿叶+半定向互通
由于成都→双流方向匝道设计小时交通量达752pcu/h,设计小时交通量接近环形匝道通行能力800-1000pcu/h,同时为避免方案一(全苜蓿叶互通)匝道收费站与规划配气站、在建楼盘发生干扰,导致较大拆迁和调整规划,因此将交叉位置东移后使成都→双流方向环形匝道侵入府河,与府河干扰大,因此将方案一(全苜蓿叶互通)成都→双流方向环形A匝道调整为半定向匝道。即利用既有沙西线下穿绕城高速跨和改移后的沙西线后汇入 E匝道。由于既有绕城高速公路跨沙西线的府河桥桥下净空4.5米,因此需要将既有桥下路面下挖使净空满足5米要求。
左转环形匝道设计时速40Km/h,采用8.5米宽单车道匝道,匝道最小半径60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