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健康人格关键在于构建正确价值的体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塑造健康人格关键在于构建正确价值的体系
摘 要 价值体系错构是导致当代青少年人格缺陷的主要原因,而这种错构与当代我国社会价值取向嬗变过程同步,与当代我国价值观教育的偏颇息息相关。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必须丰富价值体系构建内容,创新价值体系构建方式,整合价值体系构建路径。
关键词 当代青少年;价值体系;健康人格
作者简介 邢金萍,郑州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教授
21世纪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人格品质。青少年是未来的建设者,其心理健康、人格健康状况事关重大,教育必须重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人格塑造。而“心理健康乃至健康人格塑造,最深层次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去建构一个健康的价值体系”[1]。所谓“价值体系”是指人格发展中所构建起来的具有支配和调节人心理行为的价值观念,其实质就是人格构建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核心作用的部分,对主体人格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的动力系统[1]。人格的形成与价值体系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总体上看,我国当代青少年的价值体系是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堪忧的现象。与此相对应,从主流上来看,我国当代青少年在人格方面是好的,但在部分青少年身上出现了日益突出的人格缺陷。从价值体系构建的视域审视青少年人格缺陷,不仅可以为减少青少年人格缺陷提供解决方案,而且还可以为有效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提供新的认识视角。
一、价值体系错构是导致当代青少年人格缺陷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人格形成和发展是价值体系不断构建的过程。如果所构建的价值体系,既能体现个体价值准则又能体现社会价值准则,且二者有机统一,那么该价值体系就可能成为人格社会化的推动力量,从而促进人格健康发展;如果所构建的价值体系仅能反映个体价值准则,或个体价值准则与社会价值准则之间存在冲突,就会使人格发展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进而诱发人格缺陷或人格障碍。诚然,导致当代青少年人格缺陷的原因极为复杂,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在其社会化过程中价值体系的错构。这种错构与我国当代社会价值取向嬗变过程同步,与我国当代价值观教育的偏颇息息相关。
(一)价值取向的嬗变带来的青少年人格缺陷
1.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在当今社会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等多种文化并存,多元文化必然导致多元价值观[2]。各种价值观念和评价标准使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时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由此带来青少年人格缺陷:思想混乱、精神迷惘、信仰偏失、行为不坚等。多元价值取向还使我国主导价值观受到巨大冲击,中国传统的理想价值观正不断被现代功利价值观所消解。在青少年身上,一些“正性”的价值观念及人格特质,如舍己为人、无私奉献、谦虚谨慎等正在被弱化;而一些“负性”的价值观念及人格特质,如自私自利、社会责任感淡漠、集体观念差等却在被强化。
2.价值取向的本位化
社会的迅速转型,使当代青少年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自我价值取向日益显露。有调查显示,中学生认为“个人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个人拼搏”的高达75%以上,而认为“国家培养”“父母亲友帮助”的比例极小。这说明当代青少年本位化意识强烈,比较强调自我的力量,正在摆脱外力的依附关系。同时,也折射出他们对长辈、亲友所给予的关怀和帮助的忽视,对国家、社会为其提供的发展条件的漠视。正因为如此,不少青少年出现了唯我独尊、夸大自我、不懂感恩等倾向。青少年价值取向本位化在学习、职业选择、人际关系、社会态度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他们较多考虑个人利益,较少考虑他人感受;较多考虑个人成败,较少考虑社会得失。
3.价值取向的功利化
我国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功利化倾向也非常明显。为数不少的青少年在学业和职业选择上表现出急功近利、贪图实惠、过分关心自己的物质需求倾向。在调查中发现,当前中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是普遍以经济收入的高低作为主要依据的。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青少年变得功利,而功利价值观念一旦占据他们的内心世界,就会冲淡他们对理想人格的努力追求,使他们人际关系庸俗化,爱心和友情趋于淡化。
4.价值取向的现世化
受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影响,当代青少年更加关注自己的眼下生活。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对1000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在“人的一生中什么最重要”的选项中,选择“轻松自在的生活”的占76.1%,而选择“理想信念”的仅占8.9%[3]。由此可见,当代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更加立足现实,关注眼前利益,不太喜欢远大理想;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注“小我”,忽视集体和社会;把自由、幸福、享乐视为理所当然,同时更加期望阖家安宁。关注当前生活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当代青少年过于追逐个人、眼前、物质、现实利益,那么,他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