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一焊接工艺评定试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一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焊接工艺评定的全过程。
2、掌握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方法。
3、熟悉焊接工艺评定有关标准。
二、实验用器材
液压万能试验机 1台
冲击试验机 1台
X射线探伤仪 1台
直流电焊机 1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在焊接工艺中,我国近年公布了多项标准。在焊接工艺评定中执行何种标准,由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或相关技术部门规定,本次实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B4708-92《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标准。具体步骤如下:
(一)按JB4708-92标准填写焊接工艺指导书(见附表)。
(二)按附表二的规定施焊试件、(板对接焊缝)。
(三)对焊缝进行外观检查。主要是检查焊接接头表面有无裂纹、未焊透和未溶合。待确定无以上缺陷时方可确定外观检查合格。否则,须找出原因,重新修改附表二,直到合格。
(四)无损检测
外观检查合格后,对试件进行X射线检测。射线检测按GB3323-8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标准进行。射线探伤按如下步骤:
1、训机
X光机工作参数有:透照距离,透照电压、透照电流、透照时间。本次实验取透照电流5mmA,透照时间5min,透照电压须根据钢板厚度选定。透照距离指的是X射线发生管与待检焊缝之间距离。本次实验取600mm。
X光机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其射线发生管内会由于泄露少量气体分子而破坏管内真空度、影响到电子束的发射。通过训机、使这些气体分子被吸收以恢复管内真空度。训机的过程是从较低透照电压开始,开启x光机进入工作状态,透照5min,然后间歇5min。在将透照电压逐步升高的情况下按上述步骤重复进行,直至透照电压升到预定值后再对试板进行透照。
配药
取显影药粉与定影药粉各一套,按说明书配制显影液和定影液。
3、装底片
在暗室中将裁好的底片连同增感屏装入暗袋。增感屏的作用是反射X光以增加底片的感光作用。一般同铅屏或荧光屏制成。暗袋外应装好有关标记。
透照
将等检的对接焊缝置于将好底片的暗袋前边,调整好X机与试件距离。工作人员在确认远离X射线的环境中操作,按有关技术条件对试件透照(一定要注意对X光的防护)。
冲洗底片
在暗室中按有关技术条件冲洗底片
质量标准
按GB3323-87标准规定,底片的显影质量应不低于AB级,符合标准的底片才可以用于评判焊缝质量。
各种缺陷在底片上的显露和评判
裂纹在底片上的特征是一条黑色的带有曲折的线条。有时也显现直线状。影条的轮廓线较为分明,两头尖且色较淡。中部较宽、色较淡。
未焊透在底片上的特征是呈较裂纹宽的黑条带,一般与坡口间隙一致,有的与夹渣混合,呈块状。
未溶合一般出现在坡口边缘上、呈长条状。有时在试板表面上可以辨认。
夹渣在底片上很容易显露,呈不规则块状。条状或黑点群。
气孔形状一般呈圆形或近圆形。
咬边一般处于基本金属侧,在工件表面可以看见。
焊缝质量分级
8.1根据缺陷的种类和数量,焊缝质量分为四级。
8.1.1 1级焊缝内应无裂纹、未溶合、未焊透和条状夹渣。
8.1.2 2级焊缝内应无裂纹、未溶合和未焊透。
8.1.2 3级焊缝内应无裂纹、未溶合以及双面焊和加垫板的单面焊中的未焊透,不加垫板的单面焊中的未焊透按表5条状夹渣长度的3级评定。
8.1.4 焊缝缺陷超过三级者定为四级。
8.2圆形缺陷的分级
8.2.1长度小于或等于零3的缺陷定义为圆形缺陷。他们可以是圆形。椭圆形、锥圆形或带有尾巴(在测定尺寸是应包括尾巴)等不规则的形状。包括气孔、夹渣和夹钨。
8.2.2圆行缺陷用评定区进行评定,评定区域选在缺陷最严重的部位。
评定区域大小见表1
表1 缺陷评定区 mm
母材厚度 ≤25 ﹥25-100 ﹥100 评定尺寸 10×10 10×20 10×30 8.2.3评定圆形缺陷时应将按表2换算成缺陷点数。
表2 缺陷点数换算表
缺陷长径 ≤1 ﹥1-2 ﹥2-3 ﹥3-4 ﹥4-6 ﹥6-8 ﹥8 点数 1 2 3 6 10 15 25 8.2.4不记点数的缺陷尺寸见表3
表3 不记点数的缺陷尺寸 mm
母材厚度T 缺陷 ≤25 0.5 ﹥25-50 0.7 ﹥50 1.4﹪ 8.2.5 缺陷与评定区边界线相接时,应把它划为该评定区内计算点数。
8.2.6当评定区缺陷较少,且认为只用该评定区大小划分级别不适当(超过规定级别)时,供须双方协商,可将评定区沿焊缝方向扩大3倍,求出缺陷总点数,用此值的1/3进行评定。
8.2.7圆形缺陷的分级见表4
8.2.8圆形缺陷长经大于1/2T时评为4级。
8.2.91级焊缝和母材厚度等于或小于5mm的2级焊缝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