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毕业设计报告: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设计_精品.doc

发布:2018-04-02约6.8万字共9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毕业设计报告 题目 NT一级公路三棵树公路桥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设计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设计任务书 —《NT一级公路三棵树公路桥设计任务书X=118494.517,Y=37620.799,设计标高7.81,第二交点X=118491.001,Y=37807.788,桩号K0+187,设计标高8.06。桥中心坐标X=118492.677,Y=37718.643。要求进行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1.1 桥梁的主要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平原微丘区全封闭双向六车道公路计算行车速度100; 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年车辆荷载等级公路-I级桥面净空及标准横断面桥梁标准宽度34纵坡≤3%; 横坡2%; 抗震设计要求:抗震设防标准,桥位区地震基本烈度VI度,净宽29.0。 1.2 地形资料 桥址位于长江河漫滩平原,地面标高及地形地貌以及桥位河流端面详见图1.1.1和图1.1.2。 图1.1.1 桥位河流端面图(单位:) 图1.1.2 钻孔示意图(单位:) 1.3 水文 百年一遇设计洪水位-1.0。最高通航水位-1.8,最低通航水位-2.4。 1.4 气象资料 气温:7月平均气温+25,1月平均气温-3; 风力:7级,v=15。其它略。 1.5 材料供应 材料充足。 施工条件 完善,技术水平高。 1.7 地质地形及钻探报告 1.7.1 地质资料 桥址处勘探显示,场区内浅土体可分为六个工程地质层和十个工程地质亚层,结构简单,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如下: I1 淤泥质亚粘土 灰黄色,饱和,流塑状。含粉砂粒,为新近沉积物,结构松软底板标高-4.90~-15.70,厚度0~6.00,变化较小,标贯击数一般1击,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强度:Cu=4.6kPa,ψu=2.0度,系高压缩性低强度土。 I2 粉砂夹淤泥质亚粘土 灰色,饱和,稍密~中密状,局部为互层,为新近沉积土,欠固结,含螺贝壳片。层底标高-6.00~-15.70,厚度0~3.80,一般2.70。该层砂层中标贯击数9-13击,淤质土3-5击。淤质土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强度:Cu=24.6kPa,ψu=3.5度,水平渗透较强。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s=20kPa。 Ⅱ 粉砂 灰色,饱和,稍密状,粘粒含量较高,夹亚粘土薄层,水平层理底板标高-22.70~-25.50,分布稳定,厚度8.00~13.20。标贯击数:粉砂16-22击,粘土夹层9-12击。粘性土三轴剪切强度:Cu=24.6~35.9kPa,ψu=9.5~11.4度,水平渗透系数K20=2.35×10-7。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s=25kPa。 Ⅲ 亚粘土 青灰色,很湿~稍湿,可塑状,夹亚砂土及软塑状亚粘土薄层,欠均质,水平层理。顶部多分布-6~10厚的钙质砂盘,坚硬致密。含天然螺贝壳片,系浅海相沉积,底板标高-23.35~-30.10,分布稳定,厚度1.5~2.5,标贯击数11~24击,水平渗透系数K20=2.35×10-7。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s=28kPa。 Ⅳ1 亚粘土 褐黄色~灰黄色,稍密,可塑状,夹软塑状亚粘土薄层,水平层理发育,含铁质斑点,欠均质。底板标高-26.30~-29.00,厚度变化较大,0~5.40 ,三轴剪切:Cu=24.9kPa,ψu=15.7度,垂直渗透系数Kv=1.90×10-7。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s=30kPa,桩端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1000kPa。 Ⅳ2 亚粘土 灰黄色,可塑状,夹稍密-中密状亚砂土薄层,局段呈互层状,水平层理,含钙质胶结核。底板标高-29.30~-31.30,分布稳定,厚度变化不大,一般4左右。该层标贯击数22~25击,垂直渗透系数K20=4.09×10-5~2.82×10-7。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s=29kPa,桩端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900kPa。 Ⅴ1 亚粘土 灰黄~黄褐色,可塑状,夹亚砂土薄层,水平层理,偶见钙质胶结物。底板标高-34.00~-39.50,厚度4.0~8.0。分布稳定为良好的桩尖持力层,标贯击数一般28~29击。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s=35kPa,桩端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1800kPa。 Ⅴ2 亚粘土 灰黄色,很湿,可塑状,夹大量亚砂土薄层,局段呈互层状,水平层理。底板标高-36.00~-39.10,厚度一般1.5左右,分布稳定。标贯击数22~29击,水平渗透系数K20=2.68×10-5~1.17×10-7。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s=30kPa。 Ⅵ 粉砂 灰黄色,饱水中密状~密实状,局段为细中砂,未见底,厚度大于5.3。标贯击数40~55击,为良好的桩尖持力层,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