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控措施.pdf

发布:2017-06-23约6.13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养 猪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控措施 张红玉,严建梅 (江苏省如东县曹埠畜牧兽医站,江苏南通 226402 ) DOI:10.3969/J.ISSN.1671-6027.2017.03.082 近年来,如东的生猪养殖逐渐由每家每户10几头的散 猪链球菌、蓝耳病等呼吸道疾病,使猪机体自身免疫力下降, 养模式向200多头的小型规模场发展。生产的发展同时带来 促使本病的发生几率增加。 疫病的多样化。在养殖密集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时有发生, 3 临床症状 已成为影响如东养猪生产的典型性细菌病。笔者根据大量的 该病往往发生于膘情良好的猪,病猪体温升 基层临床实践,从发病机理、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 高,可达42℃左右,发病初期病猪皮肤潮红,严重者呈酱红 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基层疫病防控有所帮助。 色,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厌食、身体颤抖,腹式呼吸,关节肿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一种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以致病 胀,跛行。常于发病后2~3d死亡。 猪发生咳嗽、呼吸困难、破行等症状为主的一类呼吸道疾病。 患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中度发热、大便干 在临床上病猪表现为多发性浆液性浆膜炎,即多发性关节 结、咳嗽、呼吸困难多呈腹式呼吸,并有轻微的吹哨音,部分 炎、脑膜炎、心包炎、腹膜炎、胸膜炎和伴发肺炎为特征。 病猪出现多处关节肿痛,尤其跗关节和肘关节,常以足尖站 1 发病机理 立并短步。皮肤发红或苍白,耳尖发紫眼睑皮下水肿。当病程 定居于猪上呼吸道中的副猪嗜血杆菌,在猪免疫力下降 迁延,或发生胸膜炎和腹膜炎而难以迅速康复时,病猪明显 及各种应激因素刺激下,破坏呼吸道的防卫机制。上呼吸道 消瘦,呼吸困难,低头喘息,全身皮肤发绀,直至衰竭死亡。 粘膜表面纤毛活动的显著降低,损伤纤毛上皮,引起化脓性 4 剖检变化 鼻炎,病灶处纤毛丢失以及鼻粘膜和支气管粘膜的细胞急性 患猪的特征性病变为全身浆膜炎,即见有浆液性纤维素 膨胀。粘膜损伤,可能会增加细菌和病毒入侵的机会。在猪感 性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关节炎。 染的早期阶段,菌血症十分明显。肝肾和脑膜上的瘀斑和瘀 心包积液,胸膜与心包膜的纤维素蛋白渗出 点构成败血症损伤。血浆中可检测到高水平的毒素,许多器 物,使心外膜与心肌粘连,当渗出的纤维素在心外膜凝聚时, 官出现纤维蛋白血柱,随后,在多种表面出现纤维蛋白化脓 则心外膜形成一层灰白色的绒毛,呈典型的“绒毛心”。 性多发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 胸腔有大量淡黄色液体和游离的纤维素渗出 2 流行病学 物凝块,表面覆盖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并有胸壁粘连。 副猪嗜血杆菌只感染猪,传染源为病猪及慢性感染猪, 关节肿大,特别跗、腕关节。肿大的关节 通常经呼吸系统和消化道传播。一般感染2周龄~4月龄的 腔内有浆液性蛋白渗出物。 猪,但是一月龄的断奶保育仔猪多发,哺乳仔猪偶尔也会发 胸腔、腹腔积水,胸腔有大量积水,腹腔积满淡 病,特别是免疫水平较低的初产母猪产下的仔猪更易感染。 红色的浑浊腹水。 发病率一般在10%~15%左右,发病死亡率约为50%,如发 蛛网膜腔内蓄积有纤维素性化脓性渗出物而 生继发感染和并发感染死亡率更高。该病菌是一种条件性致 致脑髓液浑浊。脑软膜充血、淤血和轻度出血。 病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