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硬组织的生物再生及其关键调控机制研究候选单位(含排序)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口腔硬组织的生物再生及其关键调控机制研究
候选单位(含排序):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候选人(含排序):1 周永胜,2 刘燕,3 刘云松,4 周彦恒,5 谢秋菲,6 姜婷,7Franklin R Tay,8 张萍,
9 吕珑薇,10 刘浩,11 李斌斌,12 葛姝,13 李芳芳,14 欧蒙恩,15 李玮
项目简介(与申报推荐书“项目简介”一致):
1.研究目的
研究口腔硬组织的生物再生技术和生物再生中的关键调控机制,为口腔硬组织的生物再生重建
奠定理论基础,造福广大口腔硬组织缺损患者。
2.主要科学发现
口腔硬组织缺损包括牙体组织缺损和颌骨缺损等,严重影响患者咀嚼功能、发音和面部外观等,
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近年来,修复口腔硬组织缺损的人工材料虽取得重要进步,但
其生物相容性、降解性能、力学性能等还达不到理想要求,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针对上述难题,课
题组致力于口腔硬组织的生物再生及其关键调控机制研究,在理论和应用方面获得 4 项重要科学发
现:①揭示了表观遗传机制在干细胞成骨分化中的调控作用,促进了以干细胞为基础的骨再生技术
的发展;②发现了材料表面形貌和改性等促进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表观遗传机制等,为研发新型材料
或表面改性技术,进而为促进硬组织生物再生奠定了基础。③发现小分子药物可通过提高干细胞成
骨能力而促进系统性和颅颌面骨再生,为该项骨再生技术的临床转化提供了依据。④揭示了口腔硬
组织生物仿生矿化的过程和重要调控机制,为牙、骨等硬组织生物矿化再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前三
项发现是基于以干细胞为基础的硬组织生物再生技术;科学发现四则基于利用生物矿化原理实现硬
组织生物再生和修复。
3.成果产生的价值
本项目研究了口腔硬组织的生物再生技术和生物再生(含仿生再生)中的关键调控机制,研究
领域包括干细胞、生物材料、小分子药物在口腔硬组织生物再生中的应用,以及作为口腔硬组织结
构基础的矿化胶原的生物仿生矿化过程和调控机制。 本项目共发表论著 36 篇 (SCI 论著 28 篇,
其中在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Biomaterials, J Dent Res 等学科顶尖或领先杂志发表 12
篇);SCI 他引 408 次(含被 Nature Materials, Adv Mater 等顶尖杂志他引);获批国家发明专利 2
项;本项目及延续成果先后受 7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 项省部级课题资助;课题组成员及学术成
果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获奖项 23 次(一等奖 11 次);成果在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大会主旨发言和特
邀发言 9 次。项目在促进人才培养方面成果显著,产生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科技北京百名领军
人才、中华口腔医学科技创新人物、北京医学会优秀中青年医师 1 名;产生北京市科技新星、北大
清华生命联合中心杰出博士后、登士柏口腔青年人才一等奖获得者 1 名及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 1
名;培养博硕士 21 名。项目成果为未来口腔硬组织的生物再生及重建提供了重要理论和技术基础,
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关证明材料:
第 8 页/共 37 页
四、代表性论文、著作发表情况及第三方评价
4.1 代表性论文、著作发表情况(限 10 篇) 检索机构 北京大学图书馆
序号 论文(著作)名称 刊名/出版社 影响因子
发表时间
(年月日)
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
论文全部
作者
SCI
他引
次数
EI
他引
次数
他引
总次
数
年卷期页码
是否
国内
完成
1
Intrafibrillar collagen
mineralization produced
by biomimetic
hierarchical
nanoapatite assembly
Advanced
Materials
13.877 2011-02-22
Franklin
R Tay
刘燕
刘燕,李
楠,齐益
品,戴林,
Thomas E
Bryan,毛
靖,David
H
Pashley,
Franklin
R Tay
41 41
2011;23(8)
:975-980
是
2
Hierarchical
Intrafibrillar
Nanocarbonated Apatite
Assembly Improves the
Nanomechanics and
Cytocompatibility of
Mineralized Collagen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10.439 2013-03-20
周彦恒,
甘业华
刘燕
刘燕,罗
聃,寇晓
星,王雪
东,
Franklin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