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遴选报告.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遴选报告
(2015-2016 年度)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以传播我国优秀科研成果为建设目标,通过文献及引文之
间的关系,揭示科学研究的脉络,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检索及发现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对来源期刊的内容进行揭示,通过论文题名、作者、机构、基
金、参考文献等信息,构建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检索平台()。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与 ThomsonReuters 公司合作,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搭载
在 Web of Science 平台上,实现与 SCI 数据库的整合检索,为从世界看中国,从中
国看世界的提供信息发现服务。
为满足数据库的建设目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每两年遴选一次,每
次遴选依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遴选原则和遴选流程,采用定量
统计、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出版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领域期刊
进行遴选。
经过定量统计和专家评审后,2015-2016 年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遴
选工作已经结束,并发布了来源期刊目录。本次遴选期刊的方法陈述如下。
1.1. 来源期刊遴选对象
CSCD 来源期刊的遴选对象为我国出版的中、英文学术性期刊。期刊需经过国
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出版,同时具有 ISSN、CN 两个期刊标准刊号。
CSCD 来源期刊学科覆盖范围为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农
业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等学科领域。
1.2. 学科类目确定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遴选采用分类处理、同类比较的方法进
行期刊遴选。因此,学科类目确定是遴选的重要基础。
学科类目的确定方式是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一、二级类目为基础,
并通过参考文献的引用关系计算学科之间的耦合强度,将二级类目进一步聚类,最
终确定了学科类目的数量。通过计算,本次遴选设有 56 个类目。
2
1.3. 期刊学科类目归属计算
分类处理、同类比较期刊遴选原则,在很大程度可以避免了不同学科的引用行
为差异对于期刊表现的影响。在确定学科类目后,需要确定每个期刊的学科类目归
属。为规避主观分类的方法对期刊学科类目归属可能产生的差异,我们充分利用
CSCD 数据库中引文网络构建的学科之间互引关系,通过数据计算每种期刊的学科
归属。每个期刊的学科类目的归属可以有多个。
1.4. 来源期刊遴选评价指标
本次期刊遴选中,为更加强调公平性,在遴选指标中凡使用引用频次数据进行
计算时,均采用期刊他引频次,这样使非 CSCD 来源期刊得以公平计算。在定量指
标设定过程中,考虑到各指标须具有解释差异的能力,并能反映期刊的学术质量。
本次期刊遴选采用的定量指标如下:
期刊遴选定量指标
指标 定义
他引影响因子
某种期刊前 5 年发表的论文在第 6 年被其他期刊所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期
刊在前 5 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
他引频次 某种期刊前 N 年发表论文在第 N+1 年被其他期刊所引用的频次
Eigenfactor
Score
基于期刊的引用网络图数据,运用类似 PageRank 的思想,衡量引用网络
中,期刊的整体影响力
Article
Influence Score
期刊的 Eigenfactor Score 取值与该刊前 5 年发文量总和的标准化取值的比
值,衡量期刊的篇级影响力
扩散因子 某种期刊的施引期刊数与 CSCD 数据库收录期刊总数的比值
优秀指数
某种期刊篇均被引频次与该期刊涉及到的学科领域的篇均被引频次均值的
比值
论文利用指数
期刊在统计年被引用的文章数量(被引次数=1 的文章数量)占当年全部
发文数量的比例
互引指数
某一期刊的互引指数为该刊被其他期刊引用频次数据的偏度系数,偏度系
数用来度量该刊的被引频次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该值越大,互引行为越
严重
3
2.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遴选定量数据统计
2.1. 来源期刊遴选数据统计源
本次遴选期刊品种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上公布(2014 年 8 月)为准,
并根据其网站上发布的更新公告,增加或删减期刊品种。
统计数据源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在影响因子、论文利用指数等涉及到发表论文数量的数据采集分为两个部分,
当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来源期刊时,采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SCD)统计的数据。当期刊不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来源期刊时,
通过其他数据库进行采集。
2.2. 数据统计年限
数据统计年限为 2011-2013 年。
2.3. 数据统计处理
统计 2011-2013 年 C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