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构建概述.pdf
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构建概述
一、政策建议
绿色金融政策是指通过贷款、私募基金、债券、股票、保险等金融服务将社
会资金引导到支持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安
排。
(一)关于银行绿色体系建设的建议
我国环境保护面临诸多困境,早在1983年我国就将环境保护定为一项基本
国策,30多年来,尽管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来看整体环境恶化的趋
势不减,不少地区污染问题更是集中爆发,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面临诸多困境。
行政手段的作用有限。当前我国环境治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这从长期来看存在
着诸多弊端。
首先,地方政府的环保达成度存在水分,政府为追求GDP,环保行政监管不
到位、行政处罚的缺失等现象屡见不鲜;其次,行政手段的社会成本居高不下,
无法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最后,行政手段治理环境的未来空间有限,目前大
量行政手段都已经施行,从现实情况来看环境还在恶化。
其次政府治理环境的财政资源严重不足。历史上,环境治理在我国主要由中
央及各级地方政府来主导。但是,由于环境压力不断增大,而我国治理环境的投
资占GDP的比重仍不足1.5%,远低于发达国家环境投资历史上曾经达到的水平,
环境治理投资严重短缺。许多环境治理工程是一项长期项目,短期内很难看到经
济效益,这个特点造成其短期偿付能力有限,有碍于资金的筹集。
构建我国绿色银行体系有利于提升我国软实力和话语权、参与构建全球新秩
序。构建我国的绿色银行体系,大力发展生态金融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环
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是当今世界各大文明摒弃意识形态冲突,达成一致共识从而重
建世界新秩序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文明融合的重要载体在这方面,加快建设生态
文明对于我国在全球范围内提升软实力和话语权意义重大,是我国参与构建全球
新秩序的重要手段。
构建绿色银行体系有利于风险分担、培养专业队伍。绿色银行体系的主要作
用是分担私营企业的投资风险。尽管私营企业通常对投资绿色产业感兴趣,但由
于风险太高而不敢大量投入,绿色银行体系将起到风险分担的作用,引导社会资
金进入绿色产业。其次建立绿色银行体系具有强烈的信号作用,表明政府有坚定
的信念和强大的执行力,从而可以给市场一个明确信号和长期可靠的激励机制。
最后,绿色银行可以系统性地积累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的专业知识并培养这方面
的专门人才,有助于绿色产业的长期持续发展。
(二)推动绿色产业基金发展
绿色基金的种类很多。从政府资金参与程度角度,绿色基金可分为政府性环
境保护基金、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绿色基金(PPP模式绿色基金)、纯市场的绿色
基金;从投资标的来看,绿色基金可分为绿色产、投资基金、绿色债权基金、绿
色股票基金、绿色混合型基金等。不同类型的绿色基金,其目的、资金来源、投
资、运行机制和组织形式都有所区别。
绿色产业基金是社会资本进行专业绿色投资的平台,从资金来源看是绿色信
贷的重要补充。为推动我国绿色产业基金的发展,有如下具体建议:
(1)鼓励各级政府以多种形式发起或参与发起PPP模式的绿色产业基金。环
保产业的低收益特性,使绿色产业基金要求政府财政的参与和支持。建立公共财
政和私人资本合作的PPP模式绿色产业基金,是推动绿色产业基金发展的重要
手段。我们认为,应根据不同的绿色产业基金特点合理确定政府定位和参与方式。
一般来说,对于有明显地域性质,又在本地有较大正外部性的绿色产业基金,当
地政府应该在资金筹集和投向等方面起主导作用,可以用GP(一般合伙人)的形
式在股权和管理两个层面深度参与。
但投资对象为某一单纯环保产业的绿色产业基金,尤其是已经获得了其他政
府政策支持(如对新能源的补贴)的产业基金,地方政府可只是作为LP(有限合
伙人)参与。
(2)明确有关PPP扶持政策适用于绿色产业基金。目前的PPP模式主要是
针对单个项目,而PPP模式绿色产业基金是一种PPP的创新模式对这种创新模
式的扶持,首先就是要承认它是PPP产业基金模式,使其可以享受各种扶持
PPP的优惠政策。具体地说,应该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
理意见》(国办发[2014]69号)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新的投资运营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