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讲信道编码技术(一).pdf

发布:2017-09-23约5.8万字共1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第七讲 信道编码技术 通信工程系:汪毓铎 2013年1月28 日 1 内容提要 一、差错控制编码 二、线性分组码 三、卷积码 2 一、差错控制编码 1、差错控制方式与编码分类 2、有扰离散信道的编码定理 3、纠检错基本原理 3 kk 1、差错控制方式与编码分类 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有三种:前向纠错(FEC ), 检错重发(ARQ )和混合纠错(HEC )。 前向纠错是发送能纠错的码,在译码时纠错,适合 单向信道和一发多收系统;检错重发是收到错码后, 通过反向信道通知发端重发,直到正确接收为止;混 合纠错是先采用前向纠错,当前向纠错不能解决问题 时,再采用检错重发。 4 kk 1、差错控制方式与编码分类 FEC方式: 见右图。 ARQ方式: 见右图。 HEC方式: 见右图。 5 kk 1、差错控制方式与编码分类 检错重 发的三 种方式 如下图 所示。 6 1、差错控制方式与编码分类 1、按信息码和附加监督码间的检验关系可分为线性码 和非线性码。若监督码是信息码的线性组合,称为线性 码。反之,称之为非线性码。 2、按信息码和监督码间的约束方式可分为分组码和卷 积码。它是在编码前先把信息序列分为 位一组,然后 k m n k m 附加 位监督码,形成 位的码组。监督码仅 与本码组的信息码有关,称之为分组码;否则,称之为 卷积码或连环码或链码。 7 1、差错控制方式与编码分类 3 、按信息码元在编码后在码组中的前后位置可分为下 图码和非系统码。两种码性能相同,但某些卷积码中, 后者性能优于前者,但前者应用更为广泛。 4、按构造差错控制编码的数学方法可分为代数码、几 何码和算术码。代数码建立在近代数学基础上,是目前 发展最为完善的编码,线性码是其最重要的一个分支。 5、按每个码元的取值又可分为二进制码和多进制码。 8 2、有扰离散信道的编码定理 香农信道编码定理:对于一个给定的有扰信道,若 C C R 信道容量为 ,只要发送端以低于 的速率 发送信息 ( 为编码器的输入二进制码元速率),则一定存在一 R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