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ppt

发布:2017-05-22约5.64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探讨 一、选题理由 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选题理由 1、项目初期,公司即为项目设立了“确保省优,争创鲁班奖”的质量目标,提出了“追求高品质、打造精品”的品质要求; 2、响应公司“精益管理”的要求; 3、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水平。 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3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3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6 钢尺检查 柱、墙、梁 +3,-3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4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3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一)、模板工程 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模板工程 1、通病现象:夹渣蜂窝 防治措施:柱、梁柱节点、混凝土墙以及梯板的模板安装均应在其根部预留100×100mm的垃圾出口孔,清洗垃圾后再予封孔,防止接口处出现夹渣现象。垃圾出口孔按下列要求留设: (1)柱、梁柱节点每根(处)留一个垃圾孔; (2)楼梯板每跑留一个垃圾孔; (3)混凝土墙每3m留一个垃圾孔。 2、墙柱烂根: 防治措施:采取在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在墙、柱根部支设模板分别用4m和2m刮杠刮平,并控制墙体两侧及柱四周板标高,标高偏差控制在2mm以内,并用铁抹子找平,支模时加设海绵条或浇筑混凝土前墙、柱根部用水泥砂浆塞实。 3、模板漏浆处理:顶板模板和墙体的接缝处理 用企口方木代替板模,在方木上留一个宽25mm、深15mm的企口,顶板模板搭在企口上,顶板模与方模接触处垫上海面条,防止漏浆,方木用夹具夹紧在墙上,见下图: 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模板工程 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模板工程 3、通病现象:墙、柱截面偏差 防治措施:焊接或钻孔植定位钢筋,保证构件截面尺寸和轴线位置,模板位置应认真检查、核对。 4、错台、漏浆: 防治措施:外墙柱、电梯井埋设锁脚螺栓,位置准确、连接牢固,防止错台、漏浆。柱每面埋设不少于2根,墙埋设间距小于或等于600mm,位置距楼板面150mm。 5、墙、柱等模板上口胀模: 防治措施:外墙、电梯井、楼梯模板上口应设置水平方木,确保上口顺直,次楞应伸长至水平方木位置并加固牢固。 6、立杆失稳变形: 防治措施:满堂架立杆按照方案设置纵横向水平杆,第一道扫地杆距地200mm,第二道距第一道1500mm,梁底和板底应设置纵横向水平杆,严禁出现独立杆。 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二)、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国家标准 创优标准 轴线位置 基础、独立基础 15 10 钢尺检查 柱、梁、墙(剪力墙) 10 5 垂直度 层高≤5m 8 5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层高>5m 8 8 全高 高层 H/1000,且≤30 H/1000,且≤30 经纬仪、钢尺检查 多层 H/1000,且≤20 H/1000,且≤20 标高 层高 ±10 ±5 水准仪、钢尺检查 全高 ±30 ±30 截面尺寸 基础 +8、-5 ±5 钢尺检查 柱、墙、梁、板 +8、-5 ±3 表面平整度 8 3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二)、混凝土工程 角、线顺直度 - 3 拉线、钢尺检查 楼梯踏步宽度、高度 - ±3 钢尺检查 电梯井筒 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25、-0 +20、-0 经纬仪吊线尺量 全高(H)垂直度 H/1000且≤30 H/1000且≤30 阳台、雨罩位置 - ±5 吊线、钢尺检查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 15 10 钢尺检查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10 3 钢尺检查 螺栓外露长度 5 +5、-0 筋的内缩量限值 支承式锚具螺帽缝隙 1 1 观察、钢板尺检查 支承式锚具加每块垫板缝隙 1 1 锥塞式锚具 5 3 夹片式有顶压 5 3 夹片式无顶压 6-8 6 锚固端保护层厚度 凸出式锚固端锚具 ≥50 ≥50 观察、钢板尺检查 外露预应力筋 ≥20 ≥20 易腐蚀预应力筋 ≥50 ≥50 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二)、混凝土工程 1、蜂窝 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对过大。 防治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粘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露筋 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防治措施:垫块放置间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