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3年某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重点分析.doc

发布:2016-05-20约1.81万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某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在机读答题卡上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字母涂黑,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2008年北京奥运会五个拟人化的吉祥物的原型分别是( ) A.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燕子、金丝猴 B.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金丝猴、东北虎 C.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东北虎、藏羚羊 D.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燕子、藏羚羊 2.世界贸易组织是( ) A.保护国际贸易的政治组织 B.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组织 C.协调国际间各种关系的政治组织 D.协凋发展中国家贸易的经济组织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素质的内容是( ) A.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心理素质B.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 C.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D.人文素质、科技素质、身体素质 4.“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论依据是( )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原理 B.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原理 C.认识是在不断深化和发展的原理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原理 5.保护耕地对于我国农业发展的最主要的意义是( ) A.彻底改变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B.保证我国粮食生产能力 C.优化农村产业结构D.增加农民收入 6.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面光辉旗帜是( ) A.义和团的反帝斗争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 C.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D.大沽口自卫反击战 7.从物质内容来看,社会财富是由( ) A.资本构成的B.交换价值构成的 C.价值构成的D.使用价值构成的 8.下列对循环经济理论理解错误的是( ) A.循环经济节约了资源,但制约着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 B.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C.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 D.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9.我国封建社会家长专制体制下最有效的统治方式是( ) A.清静无为,垂拱而治B.严刑峻法,重典立威 C.以民为本,实行仁政D.恩威并用,宽猛相济 10.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工作的方针是( ) A.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B.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C.多予、少取、放活D.统筹、协调、扶持 11.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认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加强民主法制建设B.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 C.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12.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 ) A.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B.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 C.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3.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B.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C.国有经济对垄断性行业的控制力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14.没有明确规定行为规范的内容,而授权某一机构进行具体规定的法律规范称为( ) A.委任性规范B.确定性规范 C.准用性规范D.义务性规范 15.福特汽车公司发明流水线属于技术创新中的( ) A.节约劳动型B.节约资本型 C.产品创新型D.市场创新型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划和平体制的一项重大成就是制定( ) A.《开罗宣言》B.《联合国宪章》 C.《同盟国宣言》D.《波茨坦公告》 17.“十一五”期间,我国要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三网融合”。“三网”是指( ) A.公路网、航空网、铁路网 B.电力网、石油网、公路网 C.电话网、电视网、邮政网 D.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 18.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 ) A.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B.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C.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D.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19.联合国机构中对各成员国唯一拥有约束力的是( ) A.安全理事会B.联合国大会 C.秘书处D.国际法院 20.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思想所体现的是( ) A.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观点B.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21.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三大战略性资源是( ) A.粮食、草原、水B.粮食、石油、水 C.石油、森林、水D.粮食、森林、水 2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鸦片贸易B.侵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争取外交主动权 23.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 ) A.“民族、民权、民生”B.“民有、民治、民享” C.“自由、平等、博爱”D.“联俄、联共、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