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及笔记.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及笔记
1.给水管网组成及功能(简答题)
1)输水管(渠)――较长距离内输送水量的管道或管渠
特点:沿途不分配流量;可靠性要求高,一般为双线;造价及其昂贵,投资浩大 2)配水管网――分布在供水区域内的配水管道网络,将集中点的水量分配输送到整个供水区域,使用户可以从近处取水。非常庞大复杂的系统
组成:主干管、干管、支管、连接管、分配管等构成,以及阀门和检测仪表等附属设施。 3)水压调节设施――包括泵站和减压设施
泵站:增加水流压力,克服管道内部水头损失,保障用户龙头水压。 减压设施:减压阀和节流孔板等。降低管网静压和动压,避免水压过高造成供水设施破坏。 4)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等――调节供水与用水的流量差。后二者现今已较少应用。
2.给水管网重要性(简答题)
1) 投资巨大―开挖,破路,管材,施工等。寸管寸金 2)资源耗费大,电量耗费大
3)供水流程的最后环节,直接承担向用户输水的任务,对用户龙头出水的水量、水压及水质的影响至关重要。直饮水的控制环节. 4)水司最重要的部门,待遇最好的部门 3.给水管网的类型(简答题)
1)按水源数目:单水源给水管网,多水源给水管网
单水源:所有用于水来自于一个清水池
多水源:多个清水池作为水源,大中城市一般为多水源 2)按照连接方式:统一给水管网,分区给水管网
统一:系统中只有一个管网。中国管网之庞大世界第一。
分区:划分为多个区域,各区域管网具有独立的供水泵站,不同的水压可降
低管网平均压力,减少爆管和泵站能量的浪费
3)按照动力方式:重力输水管网,压力输水管网
重力:水源地势高,水依靠自身重力流入用户
压力:清水池的水由泵站加压送出。有时经过多级加压
4)按照布置方式:枝装管网,环状管网
枝装:可靠性差,末端易水质恶化
环状:可靠性高,投资大(可能会考优缺点)
4.给水管网布置的总要求
1)供给用户所需的水量 2)保证用户足够的水压 3)保证不间断供水 4)保障用户饮水安全 5.给水管网布置的具体原则(简答题)
1)前瞻性――按照城市规划来布置管网,考虑给水系统分期建设的可能性,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
2)安全性――保证管网安全可靠,当局部管网发生事故时,断水范围应减到可接受的最小程度
3)全面性――管线遍布在整个给水区内,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4)经济性――力求以最短距离敷设管线,以降低管网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减少拆迁,少占农田
5)层次性――先确定主干管布置,然后布置一般管线与设施,2~3级 管线综合――协调好与其它管道电缆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 6.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环状网和枝装网
1
枝装网――供水安全性差,末端水质恶化严重,造价低 环状网――供水安全性好,造价高。
1)在城市建设初期采用枝装网,以后逐步连成环状; 2)供水安全性较低的边缘地区工矿企业可采用环状网 7.给水管网布置的具体注意事项(可能有填空题)
1)与城市平面布置图和规划图一致,一般敷设在道路下,应避免在高级路面下通过。 2)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泵站到水池、水塔、大用户的水流方向基本一致。沿水流方向以最短距离布置一条或数条干管,干管位置应从用水量较大的街区通过。 3)干管与干管之间可通过连接管相连,以保障干管供水安全
4)管道与其它管线、建筑物、铁路等均需要保持一定的平面和垂直距离
5)分配管大小以该单位用水量大小计算而定,考虑消防需要最小为100,尽可能地布置在较高的位置,保证对附近用水配水管中有足够压力,增加管道的供安全性
6)干管的间距根据街区情况采用500~800m,干管隔一定距离设横、跨管,其间隔考虑在800~1000m左右,其作用是保证关闭一些阀门时能够供水。
8.水管材料的要求(简答题)
1)足够的强度――可承受各种内外荷载 2)水密性――不漏水
3)水力条件好――内壁光滑,减少水头损失 4)水质条件好――耐腐蚀,溶出物少 5)性价比好――价格低,使用年限长 9.给水管网调节构筑物――水池
有钢混水池、预应力钢混水池和砖石水池。一般为钢混水池
主要包括:1 水池主体2 进水管3 溢流管,不设阀门4 检修孔5 通风孔6 放空阀7 水位
指示装置
☆问题:解决管网问题的基本参数是? 10.管网简化的原则
1) 宏观等效原则
对某些局部进行简化以后,要保持各元素之间的关系不变,即针对于计算目标而言,简化前后是等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