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施工项目坍塌事故应急预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设施工项目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文件号: 行文单位: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共 页 第 1 页 日 期: 日 期: 日 期: 生效日期: 发文范围:及所属各单位
适用于公司各在建项目,发生坍塌事故时的应急处置。
3. 编制依据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3.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3.5《航天凯天环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综合)》
4. 事故应急处理组织机构
组 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副经理、安全专职管理人员
成 员:专业技术工程师、班组长、其他相关人员紧急事故应急处理主要领导人员职责和联系电话:
序号 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 应急职责 1 负责紧急事故应急处理的全面领导工作 2 负责紧急事故应急处理的具体指挥工作 3 负责现场紧急事故的协调和保护工作 4 发生紧急事故时立即抢救伤者,保护事故现场,以最快方式报告项目部,组织进一步的救援工作;
负责现场的日常巡视,对施工人员进行应急安全教育 5 6 5. 信息联系方式
5.1内部:
a)白天联系人及电话——(项目部×××;施工单位项目部×××)
b)夜间联系人及电话——(项目部×××;施工单位项目部×××)
5.2 外部:
业主消防队报警电话:×××
所在地消防大队报警电话:119
所在地医院救治电话:
※(以上联系方式 必须做成警示牌,张贴在现场醒目位置、重点防火区域)
6. 救援器材
应急领导小组配备下列救援器材:(据实修改)
(1)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
(2)抢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
(3)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
(4)通讯器材:电话、手机、报警器;
(5)交通工具:工地常备一辆值班面包车,该车轮值班时不应跑长途;
(6)灭火器材:灭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
7. 应急准备与响应措施
7.1应急响应系统图
7.2预防措施
7.2.1防止土方坍塌
(1)为了土方开挖安全施工。在施工前熟悉场地,检查周围安全防护设施。安全员对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2)进入现场的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等安全防护设施,安全员在施工前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教育。
(3)设有专职安全员做为现场安全预防工作。施工作业人员戴好安全帽穿戴整齐。施工前安全员现场安全教育加强安全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4)刨土坑时人与人横向间距不小地2米,纵向距离不小于3米。并做三不伤害,既: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不伤害他人。
(5)机械挖土方,应设专人进行指挥,交通要道设专人指挥车辆及行人。
(6)机械挖土方,要求按1:1-1.25以外放坡,要满足安全坡度。挖土方必须设有安全通道,宽1.2M-1.5M。
(7)挖掘机开挖进行入场地前应进行检修,以确保机器进入场地能政党进行施工作业。挖土机作业半径内不得有人进入,司机必须持证作业。
(8)坑边四周安装防护护栏,基坑超过2M的基坑护栏高度必须超过1.2M。明确标志牌。
(9)发生了土方坍塌事故立即用电话或对讲机通知项目部,由项目部再向上层管理机构汇报,组织抢救工作。
7.2.2防止脚手架坍塌
(1)脚手架的荷载不得超过270kg/㎡。搭设好的脚手架应经施工部门及使用部门验收挂牌后方可交付使用。使用中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2)脚手架不得钢、木混搭。
(3)脚手架的立杆应垂直。钢管立杆应设置金属底座或垫木。竹、木立杆应埋入地下30cm~50cm,杆坑底部应夯实并垫以砖石,遇松土或无法挖坑时应绑扫地杆。横杆应平行并与立杆成直角搭设。
(4)竹、木杆和大横杆应错开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m。绑扎时小头应压在大头上,绑扣不得少于三道。立杆、大小横杆相交时,应先绑两根,再绑第三根,不得一扣绑三根。小横杆和大横杆不得伸出脚手架之外。
(5)脚手架的两端、转角处以及每隔6根~7根立杆,应设支杆及剪刀撑。支杆和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不得大于60°。支杆埋入地下的浓度不得小于30cm.架子高度在7m以上与或无法设支杆时,竖向每隔4m、横向每隔7m必须与建筑物连接牢固。
(6)脚手架的外侧、斜道和平台应搭设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组成的防护栏杆。上杆离地高度1.05m~1.2,下杆离地高度0.5m~0.6m。并设18cm高的挡脚板或设防护立网,里脚手的高度应低于外墙。
(7)斜道板、跳板的坡度不得大于1:3,宽度不得小于1.5m,并应钉防滑条。防滑条的间距不得大于30cm。
(8)采用直立爬梯时梯档应,间距不大于30cm。严禁手中拿物攀登。不得样子上运送、传递材料及物品。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