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撰写成长经验与感悟,分享经验,交流体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毕业生撰写成长经验与感悟,分享经验,交流体会
ok3w_ads(“s004”);
ok3w_ads(“s005”);
篇一:成长感悟
职业成长感悟
顺德区第一中学胡美芬
亲爱的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顺德区第一中学的胡美芬老师,很感谢张滴珍主任能给我这个机会来到这与大家一起分享,更荣幸能与在座的充满青春朝气的你们一起交流。其实来到这里非常忐忑,因为自己只是众多奔跑在教育一线的普通教师队伍里的普通一员,没有非常专业与系统的理论基础,没有非常丰富而深刻的职业体悟,所以当张主任给我“成长”的这个主题时,我想,我还是通过自己职业经历的一些人、一些事来谈谈自己的成长感悟,希望能够带给在座各位一点点、小小的借鉴或是启发吧!有不当与浅陋之处请大家谅解。
2005年东北师范大学毕业来到顺德参加工作,至今工作已经11个年头,从工作到现在担任过班主任、级长助理、副级长、德育处副主任等工作。 彷徨过、苦恼过、动摇过后才慢慢开始读懂教师这个职业角色的内涵,也坚定地告诉自己必须成长。
我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一个教师或是优秀教师的成长因素有五个:即关键时期、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关键书籍、教师个体。读到这里时,我有同感,作为一线的老师,专业的理论可能接触地较少,而经历的那些人、那些事却是自己成长的一个个契机。今天我就围绕这五个因素来谈谈我的一点肤浅的感受。
一、关键时期:
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一般分为这三个阶段:一、激情型教师,保有学生时代的干劲。二、经验型教师(现学现卖)三、专家型教师(自立门户)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的成长也不外乎是这样的一个历程,而要想这样一路走来,就必须得经历这样几个关键的时期,并能及时地把握住,调整好自己,把握住方向。
(一)关键时期一:初职阶段
刚来到顺德时非常不适应,外语似的语言,炎热的天气,全国百强县的环境,都让我记忆犹新,但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来到这里开了两个会,第一个会是自我介绍会,我们又称为“表态会”,内容是就“你愿不愿意做班主任”表态;第二个会是新教师成长规划会,内容至今不敢忘的是林校长的那句话:“三年必须站稳讲台,五年有自己的教学教育特色,十年后你在这个岗位上没有任何成就感或是没有成绩,那么你可以考虑离开这个职业了,或者这个职业不适合你。”一方面带着学生时代的害怕色彩,一方面带着优秀毕业生不服输的心态,还来不及细细回顾现实和理想的落差,就投入到工作中了。
刚开始工作,就像是学生一样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没有经验,教师的基本技能大学都没 交过,更何况有时还没有好好学。还好新教师的优势就是没有牵挂,有的是时间,可以用勤奋来弥补。于是一天到晚有没有值班都在班上转悠。可是两件事让我开始意识到工作最初状态的几个误区
(一)误区:
1.理想≠现实(顺德给我的印象、我对教师的想象、我对学生的定位)
2.时间≠效果。我每天到班,班级不会自然而然变好。(量化不行、违纪不知道)
3.付出≠回报。我如此辛苦的工作,学生们不会因此而体谅你、更懂事,不会因
此就乖乖听老师的话。(孩子生病,6:40到校)
4.担子≠吃亏。教研课、公开课、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特性的把我、与学生的亲密关系)、培训、青年教师比赛、文学社(公开课试讲,完全被否定,促使自己思考、提升)
(二)建议: 1.读懂自己的职业角色:教师=平凡(耐得住性子、耐得住寂寞)
走出师范大门的时候,我们每个人脑子里装的是教师职业是“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和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观点,当我们真正走进教师队伍之后,很快会发现,再伟大的事业也无非就是由这三尺讲台、一盒粉笔、基本教材和永远不可能完美的教案组成,三年一循环,学生如流水的兵不断更换,不变的是我们每天在教室和办公室,作业和备课间奔忙。刚进入工作岗位,一位同事就忧郁地和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这个职业就是用三年就可以看到自己未来的三十年的一个职业。我同意这句话,因为教师这份职业无所谓辉煌不辉煌,灿烂不灿烂,它只是360行里普通的一行,因此,没有轰轰烈烈,它需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单纯些、纯粹些、脚踏实地、能坐得住冷板凳方能把这个工作做扎实。我又不同意这句话,因为面对人的工作是最难做的,性格、习惯、价值观各有不同,所以我们的职业又不是一层不变的,他需要我们不断地根据新情况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与方法。
2.少抱怨,多反思:教师=纯粹(阳光心态、经营工作与生活)(乐观的指标:宽容、赏识、内心宁静而有激情、感染)
(1)抱怨忙。不少青年教师抱怨工作忙,抱怨没时间,我承认:“但我担心这样下去你只能越来越忙,只能越来越没有时间。一天的思考,胜过一周的徒劳,只有思考能帮助我们从无效走向有效,只有思考能帮助我们从有效走向高效。
(2)牵扯太多人情世故。 有人说,好人缘,好口碑,就会带来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