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县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永新县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
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5〕8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永新县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原则和目标
根据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和上下联动的原则。逐步建立完善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和康复管理的医疗服务制度,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达到40%以上。模式管理完善后,逐步推广到其它病种。
二、主要内容
(一)规范双向转诊程序
1.基层首诊。基层医疗机构承担患者的首诊工作,首诊医师为首诊责任人。
2.患者上转。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后,经治医生确认需要转诊的,首诊医生填写《双向转诊转出单》,基层医疗机构审批盖章后,患者持上转单至县级医院就诊。在县级医院需要上转的疾病,由主治医生填写《双向转诊书转出单》,经医院分管领导审批盖章,并报县医保部门备案后,转往三级医院就诊。急诊住院的患者,可凭住院医疗机构疾病诊断书在一周内按程序补办转诊手续。
3.患者下转。下转病人由上级医疗机构经治医生填写《双向转诊回转单》,审批盖章后直接下转。
(二)严格双向转诊要求
1.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各医疗机构要制定双向转诊实施方案,制定合理、便捷的转诊流程和相关制度。
2.医疗机构应设立双向转诊办理窗口,对外公布服务电话,指定专人负责双向转诊手续办理工作。
3.转诊条件:对转出患者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中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执行。转回患者应诊断明确、临床病情稳定、治疗方案确定。
4.详细填写转诊单。基层医疗机构上转病人应提供前期所有诊疗信息,在下转患者时,县级医院应将患者诊断治疗、愈后评估、辅助检查及后续治疗方案提供给基层医疗机构。
5.建立县级专科专家与基层医疗机构医师预约对接机制,患者转诊时由基层医师帮助预约。
6.全程信息化管理。双向转诊的医疗机构均应做好患者转出、转入信息登记和汇总,并利用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系统等信息化手段,统一管理患者就医信息。
(三)推行责任医生签约服务。
强化基层医疗机构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制定责任医生区域负责管理制度,与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对接,建立糖尿病、高血压慢性病防治管理一体化体系。
1.确定签约服务对象范围。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患者为重点签约目标,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0%以上,由基层医疗机构医生与辖区居民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县级专业专家负责区域技术指导。
2.规范签约服务内容。卫生院临床医师为签约居民提供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全程可查的健康管理。对上级医院下转的对象,卫生院临床医师在做好规范治疗的同时,应指导乡村医生对转诊病人进行及时随访和用药指导,并进行规范化管理。
3. “两病”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凡是住院治疗的“两病”患者,各医疗卫生单位均应按照临床路径规范治疗,纳入临床路径管理。
(四)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1.加大我县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力度。县、乡两级医疗机构要重点加强全科及专科人才的培养,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医师具备对高血压、糖尿病进行规范治疗的服务能力。
2.完善县、乡医疗机构协作机制。基层医疗机构要加强联系县级医院,通过采用技术对口支援方式,通过带教,提升业务水平,逐步提高基层服务能力。根据医师多点执业的政策,县级医院高血压、糖尿病专家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开具的“两病”处方,在基层医疗机构准予认定,允许收取适当数额的诊查服务费,便于专家组成员指导基层医师“两病”后继治疗方案的开展。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医疗机构上下分工协作机制和搭建两级医师交流平台:
以两个县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技术为基础,分别建立分级诊疗技术指导小组,选出高血压、糖尿病专科专家,负责对基层医疗机构“两病”规范化诊疗和健康管理的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培训。县人民医院专家技术指导小组原则上负责西、南片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分级诊疗技术指导和培训,县中医院专家技术指导小组原则上负责东、北片区的分级诊疗技术指导和培训。县卫计委将不定期组织“两病”专家组对基层医师培训,建立联系平台,成立微信业务联系群,加强业务互动,使上下级医师之间联系更为通畅,促进绿色转诊通道的建设。
(二)调整高血压、糖尿病医保报销政策。
1、在基层医疗机构“两病”门诊报销比例提高10%。从县级医疗机构转入基层医疗机构,免住院起付线。
2、未经转诊自行到县外就诊的患者,扣减10%的报销比例。
(三)开设绿色转诊通道
医疗单位要开设绿色转诊通道,形成相关制度。对持双向转诊书的预约的患者,要优先办理住院手续,确保病人入院有专医师诊疗、专病床住院,不得推诿转诊病人。
(四)加强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合理确定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使用药品品种和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