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闻业自律体制中双向沟通尝试.doc

发布:2018-06-05约3.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闻业自律体制中双向沟通尝试   北京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自2006年4月成立以来,已经经过了4年多时间的实践。回顾北京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的成立,其本身就是对我国新闻行业自律体制的一项富有意义的创新。它依托网络媒体的优势和特性,让网民参与到新闻信息评议的决策过程中,并且拥有多数投票权。这一点无论是与各国的评议会运作相比,还是与港台的自律机制相比,都是一个创新。   北京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打破了我国新闻行业的自律规定过于单一和远离群众的局面,在自律和他律中寻找融合的平衡点。   近两年来,评议会的评议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不再局限于跟着宣传的需要走,涉及了网络新闻的传播特点的各个侧面。   北京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是有中国特色的新闻自律体制的创新尝试,是保证广大人民的声音和权利得到体现的有益探索。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评议会在架构上依然需要补充和修改。      背景及架构:依托网络媒体的评议机制,将双向沟通引入我国的新闻自律      有学者认为,新闻评议制度是运用自律方式让新闻界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做法,它包括新闻评议组织、新闻评议刊物和日常性的评议活动,以及相应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①在我国新闻媒体自律的实践上,很早就有了职业道德上的规范,但是长期缺少有效的自律机制。早在1991年1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全体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但是该《准则》的八条规范过于笼统和抽象,“它只对新闻传播活动做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该准则出台后,其发挥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②   北京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它很大的一个特点在于是基于网络这个新媒体的。网络这一新媒体能够成为我国新闻评议会出现的土壤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网络的即时性和交互性使得大范围的信息传递和及时反馈成为可能。受众不再是传统媒介另一端的遥不可及和难以琢磨的对象,而是能够跟着新闻事件的进展做出反应,甚至成为新闻事件的一部分,制造新闻事件。   第二,网络媒体在我国普及速度迅速,已经成为第四媒体,但是在网络新闻和信息??传播和规范上依然存在不足。在网络法规条例不断完善的同时,通过网站的自律净化网络环境是一个必须且有效的补充。   第三,我国传统媒体都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之下,新闻评议会发展的空间较小,迟迟没有出现。网络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沟通方式,新闻信息评议会能够让网民代表的意见直接得到倾听和采纳,而党的思想指导作用依然没有削弱。党能够通过双向沟通更好地贴近群众,代表人民的利益;群众也可以更自如地行使批评建议权。   从北京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的架构上来看,“评议会成员总数约150人左右,除去政府部门、行业代表和专家外,网民代表占了80人,超过半数。同时,对评议员的教育水平、年龄、网龄、职业分工、互联网应用水平、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明确界定。”③由此可以看出,网民代表在评议会中占了大多数,对一般性的评议结果有决定权。从而保证了网民对新闻事件及新闻纠纷的态度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且能够影响网站新闻运作的过程。这样,网站也能够由此推测网民的意愿,扩大网站影响力和浏览量,为决策提供第一手的参考资料。不断追求与受众间沟通和理解,追求和谐和双赢的局面。      进步与发展:双向沟通拓宽视野,评议内容更加丰富      北京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从2006年至2008年共发表了10次评议结果。有研究认为,这10次评议的内容中,更多关注了对媒介伦理道德的批评,而忽略了对具体网络新闻的批评,缺少对网络新闻专业性的评议,没有指出网络新闻的泛滥虚假和不负责任。④   北京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的评议内容在2009年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所提升。2009年一年的评议数量几乎与前三年的评议数量相当,评议内容的选择上也更加宽泛和有代表性。如8月20日与11月5日的两次评议,分别触及网络新闻虚假问题与网络诽谤的谣言问题,这也是网络新闻相对传统媒体新闻出现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另外,9月9日评议会发表评议指出网络新闻标题制作不规范问题,并且对相关网站编辑进行培训,从网站新闻专业性方面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法,可行并且有效。6月25日发表的评议对某些境外媒体无端指责我处罚“谷歌中国”进行了谴责,这是评议内容中首次涉及境外媒体关于我国报道的评议,在表达独立的意见和纠正民众视听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同时,北京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的影响也有所扩大,得到了更多人的肯定。新民晚报特约评论员吕怡然认为,北京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的意义,就在于其秉持新闻职业道德,奉行新闻专业主义,将自律和他律有机结合起来,自珍自爱,以确保网络传播真实、准确、规范、健康。可以说这是一种具有时代特色、行业特点,合乎国情和“网情”的创新,值得称道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