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讲稿修改版.doc

发布:2017-01-29约3.7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专 业: 年 级: 班次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成 绩: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某多层厂房楼盖设计 建筑方案 某四层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尺寸为L1×L2=24×19.8m,该厂房平面柱网尺寸见下图,其二层和三层使用相同,设计一、二层楼盖。 图1 平面柱网图 设计资料 楼面活荷载:9KN/m2。 楼面做法:20mm水泥砂浆面层,密度ρ=20 KN/m3。 楼板自重:ρ=25 KN/m3。 楼板底面采用15mm厚混合砂浆抹灰,密度ρ=17KN/m3。 混凝土C30,梁内纵筋用Ⅱ级钢筋,梁内其他钢筋和板内钢筋采用Ⅰ级钢筋 梁格布置 (1)按照单向板肋形楼盖进行楼盖设计:主梁支承在柱上 梁格布置必须考虑以下四个原则: ①承重需要;②刚度需要(舒适度);③支点避开洞口;④经济跨度。 (2)主梁方向确定 图2 主梁布置图 (3)次梁布置 图3 次梁布置图 图4 梁格布置图 板:板跨2200mm,板厚h应≥72mm,取h=80mm 次梁:次梁跨度6000mm,次梁高度应在350~500之间,取次梁高度hc=400mm,按照高度的1/2~1/3取截面宽度,次梁宽度(次梁高和宽均为50mm倍数)bc=150mm 主梁:主梁跨度6600mm,主梁高度应在400~550之间,取主梁高度hz=500mm(主梁高度应大于或等于次梁高度,一般大于次梁高度),按照高度的1/2~1/3取截面宽度,主梁宽度bz=250mm(主梁高和宽均为50mm倍数) 4.单向板的计算和配筋 单向板的计算简图: 单向板取单位板宽为计算单元,按连续板计算内力。板的计算跨度取值按:净跨ln+支座计算长度;其中当支撑在梁上,支座计算长度=0;当支撑在墙上,支座计算长度=墙厚/2;边跨计算跨度≤1.1ln,中间跨计算跨度≤1.05ln。当连续板在五跨以内时,按实际跨数计算内力;当连续板超过五跨时,可以简化为5跨计算,即所有中间跨的内力取与第3跨一样。 图5 楼板选取单元图 荷载计算 恒载g计算: (恒载分项系数1.2) 楼面做法:1.2×20×0.02=0.4 KN/m2 楼板自重:1.2×25×0.08=2.4 KN/m2 板底抹灰:1.2×17×0.015=0.306 KN/m2 合计:g=3.106 KN/m2 活载q计算:q=1.3×9=11.7 KN/m2 ( 活载大于4 KN/m2 其分项系数取1.3) 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弯矩 ,板伸入次梁内80mm,轴线离次梁外侧30mm,次梁尺寸400mm×150mm 1.计算板边跨跨中受弯钢筋 第一和九跨是边跨,跨中弯矩相等,计算跨度=2200-75-120=2045mm,板的弯矩系数=+,跨中弯矩为 ,求得= 5.63KN·m,选择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fc=14.3N/mm2,ft=1.43 N/mm2 ,板的截面尺寸为1000mm×80mm,保护层厚度为35mm,h0=80-35=45mm,按单筋截面计算,采用HRB335级钢筋fy=300N/mm2,计算配筋As 可以 可以,选用6根Φ10钢筋,间距180mm() 2.板边跨边跨支座受弯配筋 板的弯矩系数,支座弯矩,计算得 其它步骤如上 求得 选用5根Φ10钢筋,间距230mm 其余跨跨中和支座受弯配筋 其余跨跨中弯矩矩值一样,而且每跨都一样,所以只要求出一跨的跨中弯矩和支座弯矩就可以了, 计算跨中弯矩和支座弯矩大小值 mm计算得 可以 其余步骤如上,计算得 选取4根Φ10钢筋,间距300mm 4.分布钢筋配筋 分布钢筋采用Φ6,间距230mm 5.板配筋构造 板按分离式配筋,支座附近承受负弯矩的钢筋,在距支座边不小于a处截断, 板在墙边也会产生一定负弯矩,在每米宽内配置6Φ8的钢筋,伸出墙边的长度等于1/7倍净跨=292.96mm,取300mm。 5.次梁的计算和配筋 恒载gc计算: 楼板传递下自重:3.106×2.2=6.83 KN/m 次梁自重:1.2×25×0.4×0.15=1.8 KN/m 梁底抹灰:1.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