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油务及六氟化硫气体安全试验规程.docx

发布:2017-12-27约2.07万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油务及六氟化硫气体安全试验规程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长潭水电厂各设备用油的常规检验项目、周期及必须达到的质量标准;规定了电气设备用六氟化硫气体的检验项目、周期及必须达到的质量标准。本规程适用于长潭水电厂充油电气设备和六氟化硫电气设备的维护、试验工作。2 引用标准GB/T 7596—2000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DL/T 722—2000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GB11023-89高压开关设备六氟化硫气体密封试验方法GB/T8905-1996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DL/T595-1996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监督细则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639-1997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3 汽轮机油的质量标准及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3.1 技术要求3.1.1 新汽轮机油的验收应按GB 11120L-TSA 汽轮机油验收,对从国外进口的汽轮机油则应按国际标准验收或按合同规定的标准验收。3.2 运行中汽轮机油的质量标准3.2.1 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一定要符合表1的规定。序号项 目设备规范质量指标检验方法1外状透明外观目视2运动粘度(40℃),m㎡/s与新油原始测值偏离≤20%GB/T2653闪点(开口杯),℃与新油原始测值相比不低15GB/T2674机械杂质无外观目视5颗粒度 (5)250MW及以上报告 (1)SD/T313或DL/T4326酸值,mgKOH/g未加防锈剂油≤0.2GB/T264或GB/T7599加防锈剂油≤0.37液相锈蚀无锈GB/T111438破乳化度, min≤60GB/T76059水份(4),mg/L200MW及以下≤200GB/T7600或GB/T760110起泡沫试验,mL250MW及以上报告(2)GB/T1257911空气释放值, min250MW及以上报告(3)GB/T0308广东省长潭水电厂 2002-03-18 批准 2002-03-18实施Q/155-1-02.22-2002续上表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NAS1638规定8~9级或MOOG规定6级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有的300MW汽轮机润滑系统和高速系统共用一个油箱,也用矿物汽轮机油,此时油中颗粒度指标应按制造厂提供的指标。参考国外标准极限值为600/痕迹mL。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为10min在冷油器处取样,对200MW及以上的水轮机油中水分质量指标为≤200mg/L。对200MW机组油中颗粒度测定,应创造条件,开展检验。3.2.2 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对运行中汽轮机油,应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必要的技术档案。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见表 2:设备名称 设备规范 检验周期 检验项目(参照表1)水轮机 每年至少一次 必要时 1、2、4、6、91.“检验项目”栏内1、2、、、为表1中项目序号。2.机组运行正常,可以适当延长检验周期,但发现油中混入水分(油呈浑浊)时,应增加检验次数,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3.水轮机300MW及以上增加颗粒度测定。3.3 关于补充油和混油的规定3.3.1 关于补充油的规定3.3.1.1 汽轮机组的润滑和液压系统巳注入汽轮机油(运行油)的量不足,需补加一定量的油品使达到机组设备规范油量的行为过程称为“补充油”。汽轮机组原己注入的油品称为“己注油”,拟补加的油品称为“补加油”。补加油量占设备注油量分额称为“补加分额”。己注油混入补加油后称为“补后油”。3.3.1.2 补加油宜采用与己注油同一油源、同一牌号及同一添加剂类型的油品,并且补加油(不论是新油或己使用过的油)的各项特性指标不应低于己注油。3.3.1.3 如补加油的补加分额大于5%,特别当己注油的特性指标巳接近表1规定的运行油质量指标极限值时,可能导致补后油迅速析出油泥。因此在补充油前应预先按预定的补加分额进行油样混合试验(按DL/T429.7油泥析出测定法),确认无沉淀物产生,方可进行补充油过程。3.3.1.4 如补加油来源或牌号及添加剂类型与巳注油不同,除应遵守3.3.1.2、3.3.1.3的规定外,还应预先按预定的补加分额进行混合样的老化试验(按DL/T429.6给定的方法)。经老化试验的混合样质量不低于己注油质,方可进行补充油过程。补加油牌号与己注油不同时,还应实测混合油样的粘度值确认其是否可用。3.3.2 关于混油的规定3.3.2.1 尚未注入汽轮机组的润滑和液压系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油品相混合之行为过程称为“混油”。3.3.2.2 对混油的要求应比照3.3.1“关于补充油的规定”。3.4 运行中汽轮机油的防劣化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