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述 新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等连接方式 对等连接(peer-to-peer,简写为 P2P)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只要两个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P2P 软件),它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的共享文档。 对等连接方式的特点 对等连接方式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只是对等连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 例如主机 C 请求 D 的服务时,C 是客户,D 是服务器。但如果 C 又同时向 F提供服务,那么 C 又同时起着服务器的作用。 网络边缘 网络核心 运行 P2P 程序 运行 P2P 程序 D C E F 运行 P2P 程序 运行 P2P 程序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网络核心部分是因特网中最复杂的部分。 网络中的核心部分要向网络边缘中的大量主机提供连通性,使边缘部分中的任何一个主机都能够向其他主机通信(即传送或接收各种形式的数据)。 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第1章复习 计算机网络可以被看成是自治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其中“自治的计算机”主要指:可以独立运行的计算机。 将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属于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计算机网络阶段 。 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 通信协议包括了对通信过程的说明,规定了应当发出哪些控制信息,完成哪些动作以及作出哪些应答,并对发布请求、执行动作以及返回应答予以解释。这些说明描述了协议的语义。 网络模型 进行分层的目标是:定义标准界面 定义功能执行方法 增加功能之间的独立性。 TCP/IP协议簇中协议主要定义的层次是:网络层以上。 相邻层间交换的数据单元称之为:SDU。 Internet是一个网络的集合。 在计算机网络的不同系统中位于相同层的实体称为:对等层。 网络系统结构可以定义为:建立和使用通信硬件和软件的一套规范。 在不同网络结点的对等层之间实现通信需要使用:对等层协议。 在OSI中,相邻层进行信息交换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称为:接口。 在OSI中,相邻层间进行信息交换时使用的一组操作原语称为:服务。 在计算机网络中,分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ARPNET是Internet的前身,它是一种分组交换网络。 ISP是一个机构,它掌握着Internet的接口。 第1章复习 设有如下差错:噪声使传输链路上的一个0变成1或一个1变成0.该差错发生在物理层。 设有如下差错:一个分组被传送到错误的目的站。该差错发生在网络层。 设有如下差错:收到一个序号错误的帧。该差错发生在数据链路层。 OSI模型中,N层提供的服务是如何与对等实体交换信息来实现的:利用N-1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N层协议。 在一个n层的层次型网络系统结构中,每层协议分别要求加上长为Hn字节的报头。如果应用进程生成的数据长度为D字节,则在物理传输介质的带宽中有多大比例是用来传输有效应用数据的? 解析:D/(H1+H2+…+Hn+D) * Content Layouts * Content Layouts * * Content Layouts * * * Layer 1 of 2: Purpose: This figure orients the students to the OSI model. Emphasize: This model should be a review for students who attend this course. Gage the depth of your discussion around the knowledge of the students. Transition: The following layer discusses the lower layers of the OSI reference model. Layer 2 of 2: Purpose: This figure orients the students to the next set of concepts. Emphasize: The Data Link layer of the OSI reference model is implemented by Switches and Bridges.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