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系统暑期干部培训心得体会146.doc

发布:2018-06-18约1.32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育系统暑期干部培训心得体会146 教育系统暑期干部培训心得体会146 教育系统暑期干部培训心得体会146:2012-10-21 9:49:03学校应成为孩子们最向往和喜欢的地方——参加2012年郫县教育系统暑期干部培训心得体会146郫县三道堰学校今年暑假有幸参加了郫县教系统暑期干部培训大会,会上聆听了多个教育专家的培训讲座,深感震动,从蓝继红校长的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办一所有文化的学校到王明宪校长的一所“好学校”的内涵诠释,再到成都华德福学校李泽武校长对华德福教育核心理念的阐述,无不发人深省……特别是华德福 “努力保护孩子的童年” 的教育理念更引起了我的深思:学校是什么?孩子在学校渴望得到什么?为什么一些孩子会厌学?为什么孩子们喊上课的声音远远小于在下课时喊“老师再见”的声音 成为孩子最向往和喜欢的地方。陶行知先生曾说:“学校应该是儿童的乐园,应考虑孩子的情感、个性、身体、智能等方面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避免过分的成人化和功利化”。其实,学校要成为儿童的乐园,我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做了不少努力……我仍然很怀念当年和县教研室陈兴中主任一起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的日子,那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每周有两课时,孩子们能在这两课时尽情地提出自己想干的事情去做,做了到班上去交流、去汇报,孩子们当时兴致勃勃的包粽子、拣石头的样子仍历历在目,由此衍生的世界各国的粽子的认识等等,孩子们说得头头是道……但“教育”可能始终没能“玩过”“行政”,综合实践活动最终由国家课程成为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也由原来的每周两课时“变成”在学校课程中“体现”。我认为我们现在也应该倡导每月一“节”一“展示”一“记录”,让孩子们每月都有“节”过,每月都能在快乐学习中成长,如:“风筝节”“体育节”“阅读节”“艺术节”“童话节”等,以努力让学校办成孩子们成长的乐园。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找到自我,成为独特的“我”,让学校成为他们向往喜欢的地方。在听完讲座后的一个闲暇时间,我又在百度中输入了“华德福教育理念”几个字,看了一些简介后,被这段文字所吸引:“华德福教育尊重所有人类的人道价值,并在教育中针对人的个性发展以及在他所生活的文化和传统中发展,从而培养出每一个人的独特个性。”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在《中国德育》2011第8期上面看到的一个故事:有一天,动物们决定设立学校,以教育下一代应付未来的挑战,校方制定的课程包括飞行、跑步、游泳及爬树等,为方便管理,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所有动物一律要修完全部课程。鸭子游泳技术第一,飞行课的成绩不错,可是跑步却无计可施。为了弥补,只好课余加强联系,甚至放弃游泳课来练习跑步,最后磨坏了脚掌,游泳成绩也变得平庸,校方可以接受平庸的成绩,只有鸭子深感不值。兔子在跑步上名列前茅,可是对游泳一筹莫展,甚至精神崩溃。松鼠爬树最拿手,可是飞行课的老师一定要他们从地面起飞,不准从树顶下降,弄得他神经紧张,肌肉抽搐。最后爬树成绩得了丙等。老鹰是个问题儿童,必须严加管教,在爬树课上,它竟然不理会老师的要求,坚持用自己最拿手的方式,第一个到达树顶。到学期结束时,一条怪异的鳗鱼以高超的游技,加上勉强能飞能跑能爬的成绩,反而获得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