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危险废物事故应急预案.docx

发布:2025-03-23约3.4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8危险废物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危险废物事故的危害,规范危险废物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过程中发生的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地减少危险废物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预防为主,防救结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演练等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公司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危险废物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充分动员和发挥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二、事故风险描述

(一)危险废物种类及特性

公司涉及的危险废物主要包括[具体危险废物名称1]、[具体危险废物名称2]等。这些危险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等特性。

(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危害

1.火灾事故

危险废物中的易燃物质如遇明火、高温等可能引发火灾,火灾产生的浓烟和有毒气体将对人员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同时可能导致财产损失。

2.爆炸事故

某些危险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波和碎片会对周围人员和设施造成毁灭性打击,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3.泄漏事故

危险废物的贮存容器或运输车辆若发生泄漏,可能导致危险废物直接接触地面、水体或空气,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大气环境,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长期危害。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中心

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全面领导、指挥和协调危险废物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职责分工

1.总经理

-全面负责应急指挥工作,下达应急处置指令。

-协调外部救援力量,保障应急资源的供应。

2.应急指挥中心成员

-协助总经理开展应急指挥工作,负责组织、协调本部门的应急处置行动。

-及时向总经理报告事故情况和应急处置进展。

3.各应急救援小组

-抢险救援组:负责实施现场抢险救援,控制事故扩大。

-医疗救护组: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环境监测组: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提供环境数据支持。

-治安保卫组:负责维护事故现场秩序,设置警戒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应急物资、设备和生活保障。

四、预防与预警

(一)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明确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环节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加强对危险废物管理的监督检查。

2.加强设施设备维护

定期对危险废物贮存设施、运输车辆等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发生泄漏、火灾等事故。

3.员工培训教育

对涉及危险废物管理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4.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

定期开展危险废物事故风险评估,排查事故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二)预警行动

1.预警监测

建立危险废物事故预警监测体系,对危险废物的贮存、运输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预警发布与响应

当监测到可能发生危险废物事故的迹象时,由应急指挥中心发布预警信息,启动相应的预警措施,通知各部门做好应急准备。

五、应急响应

(一)响应分级

根据危险废物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将应急响应分为三级:Ⅰ级响应(重大事故)、Ⅱ级响应(较大事故)、Ⅲ级响应(一般事故)。

(二)响应程序

1.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本部门负责人报告,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型、危害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等。

2.应急启动

应急指挥中心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组织各应急救援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