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岸边溢洪道.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7.1 第七章岸边溢洪道
§7.1 概述
㈠设岸边溢洪道的原因
⑴土坝等本身不能溢流或泄流
⑵河谷狭窄,厂坝争位
⑶坝身泄水能力不足,需于岸边另设泄洪道
㈡溢洪道的发展趋势
3
⑴过闸单宽流量日趋提高。如200 、300m /(s.m)
⑵利用掺气设施解决空蚀问题。
⑶高水头、大单宽流量的有效消能措施
⑷急流控制理论的发展
㈢岸边溢洪道的型式
⑴正槽式:应用最广泛
⑵侧槽式
⑶竖井式
⑷虹吸式
je
7.2.0 第七章岸边溢洪道
§7.2 正槽溢洪道 概念及组成
㈠正槽溢洪道的概念
溢流堰轴线和泄槽轴线正交,过堰流向与泄槽走向一致。
㈡正槽溢洪道的组成
⑴进水段
⑵控制段
⑶泄槽
⑷消能段
⑸尾水渠
j0
7.2.1 第七章岸边溢洪道
§7.2 正槽溢洪道 一、引水渠
㈠引水渠的作用
使水流平顺地由水库进入控制段(引水渠) 。
㈡对引水渠的要求
⑴水流平顺、均匀
⑵水头损失小,增加泄水能力
⑶渠道不冲不淤
⑷减少开挖工程量
㈢引水渠布置要求
⑴底坡:平底或不大的逆坡
⑵底高:略低于堰顶
⑶线形:力求平顺,避免突变,导墙成喇叭口
⑷横断面:岩基近矩形、土基用梯形
⑸渠面:不宜太粗糙
j1
7.2.2 第七章岸边溢洪道
§7.2 正槽溢洪道 二、控制段
㈠控制段的组成
⑴溢流堰:关键部位,控制了溢洪道的过水能力
⑵两侧连接建筑
㈡溢流堰的形式
⑴按横断面形状及尺寸分:
①薄壁堰②宽顶堰③实用堰
⑵按平面布置的轮廓形状分:
①直线堰②折线堰③曲线堰④环形堰
⑶按堰轴线与来水方向相对关系分:
①正交堰②斜堰③侧堰
㈢常用堰型
宽顶堰、实用堰,有时也用驼峰堰、折线形堰( 图)
㈣体形设计要求
⑴尽量增大流量系数
⑵泄径流时不产生空穴水流或诱发危险振动的负压。
y
7.2.2 第七章岸边溢洪道
§7.2 正槽溢洪道 二、控制段
㈤宽顶堰
⑴优点::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堰矮, 自重小,对承载力较差的土基适应力强。
⑵缺点:流量系数m较低(0.32 -0.385 )
⑶适用:泄流量不大或附近地形较平缓的中、小型工程。
y
7.2.2 第七章岸边溢洪道
§7.2 正槽溢洪道 二、控制段
㈥实用堰
⑴特点:流量系数比宽顶堰大,同等流量,需要的泄流前缘较短,但施工复杂。
⑵适用:岸坡较陡的大中型工程常采用,以减少工程量;
地面高程低于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