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物理实验.docx

发布:2018-10-11约2.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学会用拉脱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2.了解焦利氏秤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通过实验加深对液体表面现象的认识。 【实验仪器】 焦利氏秤1把,U形金属环1条,砝码1盒,镊子1把,玻璃皿1个,温度计1支,酒精灯1个,蒸馏水100ml,游标尺1把。 【实验原理】 图3-1 由于液体分子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使液体表面层形成一张紧的膜,其上作用着张力,叫做表面张力。设想在液面上作长为L的线段,线段两侧便有张力相互作用,其方向与L垂直,大小与线段长度成正比,如图3-1所示。即有 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其单位为。 表面张力系数是研究液体表面性质所要用到的物理量,不同种类的液体,值不同;同一种液体的值随温度上升而减小;液体不纯净,值也会改变。因此,在测定值时必须注明在什么温度下进行,液体必须保持纯净。 测量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很多,本实验用拉脱法测定。 图3-2 将环形金属环浸入液体中,然后慢慢拉起,这时在金属环内带起了一层薄膜,如图3-2所示。要想使金属环由液面拉脱,必须用一定的力。 (注意有两个表面) (3-2) 本实验用焦利氏秤测出,然后代入式(3-2)计算出值。 二、 仪器构造 焦利氏秤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精确的弹簧秤,焦利氏秤的构造如图所示,用焦利氏秤测力是根据胡克定律 式中,为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于弹簧 伸长单位长度的拉力, 为弹簧伸长量,如果已知值,再测定弹簧在外力作用下的伸长量,就可以算出作用力的大小。 【实验步骤】 一、值的测定 1.按图3-3挂好弹簧,小指针和砝码盘,再调节底板三角底座上的螺丝,使小指针处于镜子中,能上下自由振动且不与镜子相碰; 2.调节旋钮D,使镜子上的标线处于“三线重合”位置(镜子刻线、小指针和小指针的像重合),读出标尺上的读数。如弹簧振动不停,可将镊子靠在弹簧上端,轻轻阻挡弹簧,即可停止振动; 3.在砝码盘上加1.0g、2.0g、3.0g、4.0g、5.0g、6.0g、7.0g、8.0g、9.0g的砝码,调节小游标,当刻线重新处于“三线重合”位置时,读出读数; 再加入1.0g砝码,然后依次取出1.0g砝码,分别记下,取二者平均值,用逐差法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即 二、 的测定 1. 先用洗涤液,再用蒸馏水洗净玻璃皿,把装有蒸馏水的玻璃皿放在平台上。用镊子夹住金属环在洒精灯上烧干,再挂在挂钩上; 2. 调节旋钮,使镜子刻线处于“三线重合”位置,读出标尺上的读数; 3. 调节旋钮,让金属环的水平部分和液面接触(水平部分如果和液面不行, 可用镊子调整金属环几次); 4.观察镜子刻线是否在“三线重合”位置,如果不在,继续调节旋钮,直至标线处于“三线重合”位置; 5.在镜子刻线始终处于“三线重合”的情况下拉脱液膜,读出读数。这个过程的动作应缓慢,旋转旋钮使平面台微降,液膜被拉起,这时弹簧伸长,再不断旋转旋钮控制平台,直至液膜恰好破灭; 6.重复步骤2、3、4、5共5次,将数据记入表3-2中; 用游标尺测出金属环的内外直径 【数据记录与处理】 1. 利用上式计算出、。 2. 根据温度T,在-T表上查出该温度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与所测量的作比较,算出百分误差。 表3-1 k值的测定 砝码质量/g 增重读数/mm 减重读数/mm 平均值/mm 0.0 218.00 218.00 218.00 1.0 221.08 221.12 221.10 2.0 223.64 223.66 223.65 3.0 226.50 226.52 226.51 4.0 229.36 229.40 229.38 5.0 232.46 232.48 232.47 6.0 235.38 235.42 235.40 7.0 238.34 238.38 238.36 8.0 241.44 241.48 242.46 9.0 244.36 244.40 244.38 mm mm mm N/m (g=9.8)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