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和应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和应用
【摘 要】主要讨论了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方法与应用,以求为未来建筑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先从土层开挖与边坡支护不配套、边坡修理达不到标准等几方面入手,对当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常见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再结合工程案例,对其施工技术与应用做讨论。从不同工程的应用效果来看,开展有效的深基坑施工质量控制分析,能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对相关技术人员而言,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中,需要正确认识到本工程中深基坑施工的具体要求,再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为提高施工效果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土钉支护
建筑工程建设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多,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在提高施工质量中具有重要意义。从建筑工程施工现状来看,深基坑是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其施工能力对工程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从施工过程来看,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普遍存在修理不完善、处理方法不配套等问题,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产生影响。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对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分析。
1.建筑工程深基坑技术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1.1土层开挖与边坡支护不配套
在支护施工一段时间后,需要采取搭设架子或二次回填等处理,但就其施工流程来看,土方开发的技术含量较低,且工序简单;而挡土支护的技术含量较高,其施工管理与土方开挖十分复杂,因此在一般施工中,通常会采用两支施工单位完成施工。但从施工效果来看,受到管理理念、施工质量控制要求等因素影响,两者在施工效果上会出现差异,对整体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1.2边坡修理不达标
在深基坑施工中,常出现欠挖、超挖等不良现象。在边坡处理中,受挖机械操作手操作水平、分段开挖高度不一致等问题,在机械开挖之后经常出现超挖、欠挖的现象,影响后期施工。
2.深基坑支护技术实例分析
该工程位于我国南方某城市,其建筑总面积约为12.6*104?O,建筑总高度为103.7m。经勘查发现,该地区地基主要持力层为粉质黏土层,局部为粘质重粉质粘土层,无软弱下卧层。
2.1混凝土灌注桩支护施工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的关键就是以钻孔机械钻出桩孔,并在孔中浇筑混凝土而成桩,其施工要点为:
2.1.1施工工艺
钻孔前,做好施工地点处理工作,充分平整土地,并挖设排水沟,设置轴线定位点与水准点。在钻孔时,先安装水泵设备,在桩位处设置孔口护筒,以充分保护孔口。桩架就位后,以钻孔机开始钻孔。钻孔过程中应随时向孔内注入混凝土,但要保证泥浆液面施工高于地下水位(两者之间的差要大于等于1m)。当钻孔达到设计要求时,清理钻孔,由于该工程中所用的浆液为原土造浆,因此在处理中钻机处于孔钻状态,同时注入清水。清孔之后,吊放钢筋笼与水下浇筑混凝土。埋设钢筋笼前,在其位置上设置定位环,以保证保护层厚度。
2.1.2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灌浆柱桩支护施工,其质量控制要点为:①要保证护筒中心与桩中心保持一致,两者中心偏差不能大于等于50mm,且埋深要大于1m;②控制泥浆配制比重,两者之间的比为1:1.2;③水下浇筑混凝土要做到连续施工,且导管应始终埋入混凝土的(1.0±0.2)m。
2.2锚杆支护施工
土层锚杆筒通过在地面或深开挖地下室墙面设置土层钻孔,在达到一定的设计深度后,再扩大孔端部,使其形成柱状等特殊形状。随后,向孔内防治钢丝束、钢筋等,并灌入化学浆液,使其与土层之间形成强力锚杆。
2.2.1施工准备
(1)工程中所使用的锚杆均接受严格的质量控制,直径为22mm;(2)水泥浆锚杆体选择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3)在砂料选择中,使用粒径小于等于2mm的细砂。
2.2.2施工流程
统计该工程中锚杆支护施工的基本施工流程,其相关资料如表1所示。
图1锚杆支护施工流程图
2.2.3质量控制
(1)钻孔时要保证孔位正确,并随时注意锚孔位置变化,避免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2)钻进后要多次提插孔内钻杆,并用清水清洗,直到沉渣出现清水;(3)施工前要检查注浆管是否出现破裂现象,并接牢接口处,避免压力过大时出现跑浆现象;(4)施工中遵循分段开挖、分段支护的原则,施工中确定土钉位置、钻孔直径与深度等,并检查锚杆、土钉预应力。
2.3砖砌挡土墙施工
2.3.1施工工艺
在该工程中,砖砌挡土墙施工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砖砌挡土墙施工工艺分析
2.3.2质量控制方法
保证施工材料质量满足施工要求,灰缝横平竖直,注浆饱满;砌块上下交错,内外搭砌。水平与竖向灰缝宽度为10mm,控制长度为(10±2)mm;水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