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玉米地适宜性评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题 目: 农业开发活动的适宜性分析
——以玉米种植业为例
学 院: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 业: 地理科学
学生姓名: 耿 欢
学号:
农业开发活动的适宜性分析——以玉米种植业为例
地理122班 耿 欢
一、实验目的
1.熟练使用ArcGIS软件中的空间分析工具;
2.学会制作土地适宜性评价分级图
二、实验要求及内容
1.建立安吉县玉米种植适宜性评价体系;
2.完成玉米种植各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布等级的栅格图像;
3.完成玉米种植适宜性分析报告
三、实验原理
1.建立玉米种植业适宜性评价体系
适宜性分析是指土地针对某种特定开发活动的分布,这些开发活动包括农业应用,城市化选址,作物类型布局,道路选线,选着重新造林的最适宜的土地等。因此,建立适宜性分析模型,首先确定具体的开发活动,其次选择其影响因子,然后评判某一地域的各个因子对这种开发活动的适应程度,以作为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依据。
(1)评价对象:玉米种植用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通过评价将研究区分出不同的适宜性等级S1(最适宜),S2(次适宜),S3(临界适宜),和N(不适宜)。
(2)评价方法:采用基于GIS的土地质量评价法,即将玉米作物生长有关主导生态条件与土地质量相比照,从而评定土地的适宜性等级。
(3)评价过程
①评价对象生态条件的调查。玉米属禾本科,为一年生草本,其主导生态条件如性喜高温,需水量大,要求土壤肥沃和图层疏松,其根系生长要求防止土壤侵蚀等。
②确定评价对象的影响因素和因子。根据将玉米作物生长有关的生态条件与土地质量相比照,除了温度可以通过季节调节外,其他因子如下图所示:
图1 玉米作物生长有关的影响因素和因子分析图
③利用GIS生成影响因素数据。
和表1对应的空间数据,可以用过图2所示的操作过程,生成基于栅格单元的供水条件等级数据R1,同理,可以生成供肥条件等级数据R2,供氧条件等级数据R3和土壤侵蚀等级数据R4.
④计算各因素的权重和贡献函数值。由于每个影响因素或土地质量Q对评价对象的贡献大小和适宜程度不同,因此不同因素有不同的权重W,不同级别的因素对评价对象的贡献函数值P也不同。
Qi对应的权重W(W1=0.67,W2=0.17,W3=0.08,W4=0.08)
各个等级的分值P,P1i=100,P2i =67,P3i =33,P4i =0.
Q1 Q2 Q3 Q4 1 67 17 8.0 8.0 2 44.8 11.4 5.4 5.4 3 22.2 5.6 2.6 2.6 4 0 0 0 0 表1 供水影响因子及属性分级 表2 因素,等级评价指标表
供水级别 距水源距离/m 土层厚度/cm 1 <100 >50 2 100-200 50-20 3 200-500 20-10 4 >500 <10
通过将不同土地质量数据R的等级,切换为表2中的指标值,通过下式计算出栅格单元的评价分值。
根据使
的值最大时P所对应的J,即为所求的某个T的适宜级别Si
四、具体操作步骤
1、打开2010年安吉土地利用类型图,利用Arcmap对其进行操作,根据距离水源地进行分级。在工具包中选择“buffer”工具,分别做100,200,500米的缓冲区。分别见下图1-1,1-2,1-3:
图1-1:100米缓冲区 图1-2:200米缓冲区
图1-3:500米缓冲区
2、选取水源(河流,水库,沟渠),使用Erase工具分别得出距离水源(河流,水库,沟渠)小于100,100-200,200-500和大于500米且不包含水源本身的图像。之后与旱地利用“Intersect”工具,得出距离水源小于100,100-200,200-500和大于500米的旱地图象。见下图2-1,2-2,2-3,2-4:
图2-1: 小于100米旱地 图2-2:100-200米旱地
图2-3:200-500米旱地 图2-4:大于500米旱地
3、将4幅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