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疑难杂病保健药膳.pdf
2019-04-28 约小于1千字 页 立即下载
-
内伤杂病考点.doc
肺痨: 指由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病。临床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的消瘦为特征。
痉证: 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头项强直,腰背反折,向后弯曲如角弓状)为临床特征。又称(chi)。痉证系筋脉之病变,病因有外感、内伤的不同,如感受风、寒、热之邪,或气血亏虚,阴液不足,均可导致痉症的发生。痉证可单独发病,但并发于其他疾病过程中较多。
癃闭: 癃闭是由于 HYPERLINK /view/14292.htm \t _blank 肾和 HYPERLINK /view/41205.htm \t _blank 膀胱气化失
2016-07-21 约1.55万字 15页 立即下载
-
杂病治疗方法.doc
杂病治疗方法
杂病的治疗方法,除内服药物之外,尚有丰富多彩的外治法,如丹火透热疗法、灯心直火灸法、外敷法、洗涤法、导入法、挂线法等等的多种疗法。上述这些方法在治病时往往互相配合,成为杂病治疗的一个特点。下面介绍几种治法。
论火的治法
火是生命的动力,为阳气所化。在生理状态下,人体的脏腑活动,赖水谷之气的营养,以生热生火为用。反过来,人体赖此火热之能以腐熟水谷,化生精气,从而维持生命。这种火称为“少火”。若在病理状态下,精血耗伤,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失去相对的平衡,使脏腑的阳偏亢,所产生之火则称为“壮火”。此火为反常之火,能伤人体正气而为病象。这就是《内经》中说的“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少火为正常
2025-02-02 约2.32万字 47页 立即下载
-
杂病心法精选.pdf
精品文档
伤风属肺咳声重,鼻塞喷嚏涕流清。 佐橘降浊散滞气,升柴从胃引阳升。
鼻渊脑热不喷嚏,浊涕秽久必鼻红。 阴火肾燥加地柏,阳热心烦安神宁。
川芎茶调散 升阳益胃汤
参苏饮治虚伤风,实者茶调及头痛。 内伤升阳益胃汤,湿多热少抑清阳。
芎芷薄草羌细
2020-08-05 约1.01万字 6页 立即下载
-
小儿杂病练习试题.doc
第PAGEPage1页/共NUMPAGESPages1页
小儿杂病练习试题
1.患儿,6岁。瘀点、瘀斑高出皮肤,色泽鲜红,大小不一,压之不退色;呈对称性,分批出现,多见于下肢伸侧及臀部、关节周围。伴有腹痛、呕吐、便血。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出血、凝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均正常。尿常规见镜下血尿、蛋白尿。其诊断是
A、水痘
B、丹痧
C、风痧
D、过敏性紫癜
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正确答案】:D
2.3~6个月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骨骼改变最常见的表现为
A、颅骨软化
B、方颅
C、前囟增大
D、腕踝部膨大
E、肋骨串珠和肋膈沟
【正确答案】:A
解析:维
2025-02-01 约8.82千字 17页 立即下载
-
【古籍医书】杂病广要.doc
篇名杂病广要
书名:杂病广要
作者:日本·丹波元坚撰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53年
目录外因类
篇名中风
属性:中风之病,《内经》有仆击偏枯之名,而迨至张夫子,其证始了。金元以降,其说纷拿,张会卿别立非风
一门,然就今考之,实无外于长沙之旨。此集一以定证对方为要,如诸家真类之辨,仅存其梗概而已。
\x源因总说\x 中风者,风气中于人也。风是四时之气,分布八方,主长养万物。从其乡来者,人中少死
病;不从乡来者,人中多死病。其为病者,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其入经脉,行于五脏者,各
随脏腑而生病焉。(《病源论》)
男子则气引其风,女子则风随其血,未有不因风而损命。
2016-03-04 约79.24万字 723页 立即下载
-
内伤杂病考点讲义.doc
肺痨: 指由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病。临床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的消瘦为特征。
痉证: 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头项强直,腰背反折,向后弯曲如角弓状)为临床特征。又称(chi)。痉证系筋脉之病变,病因有外感、内伤的不同,如感受风、寒、热之邪,或气血亏虚,阴液不足,均可导致痉症的发生。痉证可单独发病,但并发于其他疾病过程中较多。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小便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其中以小便不利,“癃”;“闭”。。证名。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胃脘部满闷,按之柔软不痛的症状。多由伤
2016-11-22 约1.17万字 15页 立即下载
-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doc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怎么“捂”最健康?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养生防病谚语,是人们维护身体健康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春捂”,是指春季气温刚转暖,人们不要过早脱掉棉衣。那么,捂多久最好最养生?怎么捂才能防病?哪个部位最该捂……
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的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春捂秋冻 到底“捂”多久
春语秋冻,“捂”多久最好呢?一般情况下,立
2017-01-02 约2.72千字 5页 立即下载
-
妇科杂病课件.ppt
婦科雜病
癥瘕概念:婦女下腹部胞中有結塊伴有或痛、或脹、或滿、甚或出血者。堅硬不移癥(積)血病痛有定處推之可移瘕(聚)痛無定處氣病時聚時散包塊:位置、形態、大小、硬度、活動度、壓痛、束實1、來自子宮2、來自附件3、來自婦科以外
癥瘕病因病機氣滯:結塊聚散無常血瘀:血脈凝滯,瘀結成塊癥瘕痰濕:積濕蘊痰,凝結成塊診斷1、有無併發症2、辯善惡
癥瘕導下攻消治則攻補益施調養正氣氣滯:香棱丸分型血瘀:桂枝茯苓丸痰濕:蒼附導痰丸
不孕症凡生育年齡的婦女婚後夫婦同居兩年以上概念其配偶生殖功能正常無子,全不產未避孕而不受孕或曾有孕又繼續兩年以上不孕者斷緒分類生理性不孕絕對性不孕病理性不孕非絕對性不孕一般原因:
2025-04-15 约2.4千字 12页 立即下载
-
伤寒杂病论义疏.pptx
伤寒杂病论义疏概述《伤寒杂病论义疏》是宋代医家王叔和对《伤寒杂病论》的注疏之作。义疏详尽地解释了《伤寒杂病论》原文,并结合临床实践,阐述了其治疗原则和方法。kh作者:
伤寒杂病论的历史背景11.晋代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作者是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被称为“医圣”。22.临床实践经验积累该书总结了作者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并结合前人医书,对伤寒、杂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进行了系统阐述。33.奠定中医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不仅是一部重要的临床医学著作,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础,对后世中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44.传承和发展历代医家对《伤寒杂病论》进行了不断研究、整理
2025-05-07 约5.68千字 29页 立即下载
-
《千金翼方》杂病寒冷.doc
《千金翼方》杂病 寒冷
鹿骨汤:主虚劳风冷,补诸不足,乏、少气方。
鹿骨(一具,锉)。苁蓉(一两)。防风、橘皮、芍药、人参、当归、龙骨、黄(各二两)。桂心、浓朴(炙)。干姜、独活、甘草(炙,各三两)。上一十四味,咀。以水三斗先煮骨,取一斗澄取清,纳药煮取三升五合,分四服,日再。
大桂皮汤
主气逆,又胸寒热往来,吸吸短气,恶闻人声,诸烦酸疼,咳逆不能饮食,饮食不生肌肉,溺黄,里急绞痛,气上冲发咳,胃脘有热,雷鸣相逐,寒冷厥逆,伤损五脏,语言难,喜直视,大便难方∶桂心(六两)。当归、细辛、黄芩(各二两)。人参(五两)。浓朴(炙)。枳实(炙)。芍药、芎(各三两)。黄(四两)。麦门冬(
2017-06-06 约字 2页 立即下载
-
杂病临证备要_记录.docx
《杂病临证备要》读书随笔
1.内容概要
本书强调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张景岳认为,治病的关键在于辨证,只有准确地辨别病症的本质,才能制定出恰当的治疗方案。他提倡因人制宜、因时制宜的治疗原则,强调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这种辨证论治的方法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本书在方剂方面的研究也颇具特色,张景岳对方剂的研究非常深入,他将方剂分为汗、吐、下、和、温、清、消八类,并详细阐述了各类方剂的组成、功效、适应症等。他还强调了方剂的配伍禁忌,认为在使用方剂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这一观点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本书在病
2024-10-20 约2.1万字 43页 立即下载
-
中医妇科杂病课件.pptx
中医妇科杂病课件20XX汇报人:XX有限公司
目录01中医妇科概述02中医妇科诊断方法03常见妇科杂病介绍04中医治疗妇科杂病05中医妇科临床实践06中医妇科研究与进展
中医妇科概述第一章
妇科疾病定义妇科疾病的范畴妇科疾病涉及女性生殖系统,包括月经不调、不孕症、盆腔炎等。妇科疾病的常见症状症状可能包括异常出血、疼痛、分泌物异常、月经周期紊乱等。妇科疾病的诊断方法妇科检查、超声波检查、血液和分泌物化验是诊断妇科疾病的主要手段。
中医妇科特点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原则中医妇科强调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变化,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如月经不调的调理。中医妇科治疗不仅关注局部症状,更重视整体健康,如通过调理脾胃来
2025-06-09 约3.06千字 28页 立即下载
-
奇难杂病治疗精粹(邓锦生).pdf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奇难杂病治疗精粹
作者=邓锦生著
页数=204
SS号
出版日期=2001年09月第1版
2017-08-25 约字 页 立即下载
-
经方辨治疑难杂病技巧-王付.pdf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经方辨治疑难杂病技巧
作者=王付 尚炽昌等
页数=264
SS号
出版日期=1995年08月第1版
2018-08-12 约小于1千字 页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