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江阴月城中学.DOC

发布:2018-08-15约1.9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阴市教师专项课题申报评审书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 初中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承担人姓名 夏丽芬 性别 女 民族 汉 出生年月 1977.12 最后学历 本科 专业技术职务 中教一级 所任学科 数学 工作单位 江阴市月城中学 联系电话E-mail 曾承担或参与教育科研项目情况 获奖或发表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论文、著作名称 评奖单位及发表的刊物、时间 《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 江阴市教育学会 二等奖 2007年 《浅谈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江阴市教研室 三等奖 2007年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核心概念:两极分化 ①内涵: 两极分化是指同一个系统中不同的组成元素向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集中。本课题中的“两极分化”则是指同一个班集体中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所取得的效果中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其具体表现为:学习效果优良和学习效果不及格的学生人数所占比重较大而学习效果居中的学生比重偏低。 ②外延: 由于人的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存在着差异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所取得的效果也总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所取得的效果也总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正常的现象属于一般性“分化”。而“两极分化”则是一种不正常的。非一般性的“分化”通常情况下,它包含两层含义;(1)与以前相比,学习效果优良和学习效果不及格的学生人数所占比重增大,效果居中的学生所占的比重降低。(2)学习效果优良和学习效果不及格的学生比重由继续扩大的趋势,效果居中的学生比重由继续降低的倾向。 (二)研究的价值与创新之处 1、研究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更好的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他们,从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积极的态度探究育才良方使学生感到学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提高学习质量,使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时更好的尽其所学,贡献光和热。 2、创新之处: 透过两极分化的现象,分析成因及研究对策,对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教师应公正、耐心地给他们创设学习成功的机会!对那些容易被冷落的学困生,教师更应精心呵护他们敏感的心灵,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最细微处做到关注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全面、持续、和谐、快乐地发展!教材是具有普遍性的勇于对教材提出疑问,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改进不足之处,选择更合适、更贴近自己的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习的主体是他们自己在备课时不仅备教材,更重要的是立足于学生的思维,仔细揣摩他们学习的心理,努力体察学生可能发生的困惑和错误之处,做到未雨绸缪,估计在先正视学困生与优秀生之间的差距。做课堂和课外作业时,要求优秀生会做发展题时,对只要求他们会做基本题(发展题尽量听懂,听不懂不作硬性要求),另外数量上也可作一些删减”的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造成学生学习分化的原因 1、学习兴趣缺乏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心理原因。2、部分学生没有形成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后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3、部分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的要求。二、克服分化的对策???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疏导学生的知识系统,重视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擦出积极思维的火花。 ? (1)好奇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 (2)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的培养也不容忽视,根据他们个体的心理特征,对待运用直觉思维得出结论的学生也应及时给予表扬和赞赏,维护他们心里那微弱的 “光”。 ?(3)让学生在思考的“冷场”中擦出积极思维持的火花。 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3、注意德育渗透的策略,提高德育的可行性,增强渲染力。 (1)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2)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3)在数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4)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心理学角度看,初中生对某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该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恶程度。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要对后进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其学习能力? 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