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届毕业生推荐表、毕业生登记表、就业协议填写说明.doc

发布:2017-05-08约2.8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毕业生推荐表、毕业生登记表、就业协议填写说明 各位同学: 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材料现在已经可以领取,请在11月30日前领取完毕。请同学们自己来学校领取,如本人不能来领也可以委托他人代领,但一定要妥善保管。这些材料为省教育厅下发,非常重要,关系到毕业生的毕业、就业手续办理等相关事宜,不要弄丢和损坏,一旦弄丢或损坏将无法补办。 这些材料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三份材料。 填写注意事项:(很重要请认真阅读) 一、《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的填写事项。 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由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统一印制的规范性文本,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此协议书一式四份,用人单位、毕业生、毕业生所在系和学校各一份。就业协议书是形成就业约定的有效依据,由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字盖章后生效,系和学校给予鉴证。它是系和学校制定就业方案、用人单位向上级相关部门申请用人指标的主要依据,对签约各方都有约束力。就业协议书要用黑色钢笔或黑色碳素笔填写,做到字迹端正、不得大量涂改。毕业生与签约单位填写的信息要真实、完整、有效。 就业的黄金时期是每年10月到第二年五月,请同学们抓住机会,如果企业和个人都有意向,尽快与企业签署协议。 四方协议是就业单位与毕业生签就业协议时使用。 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填写说明: (一)甲方栏 1、“用人单位名称”一栏:用人单位的全称,应与单位有效印鉴上的名称一致。 2、“联系人”一栏:单位联系人,注意不要填写单位法人。 3、“电话”一栏:单位联系电话,注意不要填写单位法人电话。 4、“地址”一栏:单位地址。 5、“单位机构码”一栏:为工作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组织机构代码,为9位数。 6、“单位性质”一栏:机关、事业、企业等。 7、“行业”一栏:制造、建筑、金融、IT、运输、服务、教育、文娱体、其他等。 8、“接收档案”一栏:如单位具有接收档案资格,单位主管部门出示接收函的,再按内容填写,否则档案统一发回生源地人事主管部门。 9、“入户地址”一栏:如单位能接收毕业生户口,单位主管部门出示接收函的,由单位填写,否则户口统一迁回生源地户籍。 (二)乙方栏 1、姓名:填写自己的姓名,应与学校采集的毕业生资源信息中的姓名一致。 2、政治面貌: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如实填写。(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群众) 3、专业及年级:填写自己所学专业全称,应与教务部门公布的专业名称一致,不能简写。 4、学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 5、生源地:需要与学校采集的毕业生资源信息中的生源地一致。 6、身份证号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 7、家庭住址:应填写家庭详细通信地址。 8、家庭电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 9、手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 (三)协议 1、各项条款要如实填写。 2、协议的第三大点如果双方另有约定,可以不填写,但要附约定条款。 3、毕业生填写协议时要注意,试用期与见习期的时间。外企、合资企业、私企一般采有试用期,试用可以1至3个月不等,但不得超过6个月。国家机关、高校、研究所一般采用见习期,通常为一年。试用期和见习期只取其中之一。 4、违约金:由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协定,但不少单位为了“留住”学生,以高额违约金约束学生,学生应该在协商中力争将违约金降到最低或者不签违约金。 5、毕业生签约前必须向用人单位如实说明情况,如有升学、出国(出境)、考取公务员等情况的,应共同协商就业协议书解除的条件和办法。 (四)签章 1、如甲方不接收档案户口的只需单位签章。甲方接收档案户口的需上级主管部门或所属地人保局签章。 2、乙方由毕业生在签名处填写自己的姓名。 3、鉴证登记方由系和学校招生与就业处填写。 二、《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的填写方法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是学校向社会推荐毕业生的凭证,上面记载学生的在校学习、工作、奖惩、现实表现等情况。为毕业生求职就业、到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理接收函、落户、办理社会保险等时使用,自行择时填写。 部分表格信息的填写: 1、“学校隶属”填写:广东省教育厅。 专业名称填写本专业的标准全称: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 学历填写:大学本科。 2、健康状况:良好(或其他); 修业年限:4年; 入学时间:2012年9月。 生源地区:高考时户口所在地(写到市级即可)如广东省珠海市 3、“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工作情况”填写个人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情况或从事其他社会兼职、社会实践等情况。 4、“个人简历”一栏填写个人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简历。 例如:2009年9月至2012年6月 珠海市实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