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格分类总结01解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筑风格分类:
建筑风格,一般认为是一种区域性的或者国际性的建筑物的风格,是对某一建筑师、建筑学校或者历史时期建筑特色的描述。常见的最重要的建筑风格划分方法是根据地区及时代划分,并且与当时艺术风格的发展方向密切相关。建筑风格是指建筑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方面所反映的特征,主要在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等方面所显示的独创和完美的意境。
建筑风格因受不同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等的制约以及建筑设计思想、观点和艺术素养等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如外国建筑史中古希腊、古罗马有陶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等代表性建筑风格;中古时代有哥特建筑的建筑风格;文艺复兴后期有运用矫揉奇异手法的巴洛克和纤巧烦琐的洛可可等建筑风格。
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其平面严谨对称,主次分明,砖墙木梁架结构,飞檐、斗拱、藻井和雕梁画栋等形成中国特有的、建筑风格。 中国风格、日本、新加坡风格、英国风格、法国风格、美国风格、等。 常用一个地区概括,如:欧陆风格、欧美风格、地中海式风格、澳洲风格、非洲风格、拉丁美洲风格等。 二、按建筑物的类型分类 住宅建筑风格 别墅建筑风格 写字楼建筑风格 商业建筑风格 宗教建筑风格 其他公共(如学校、博物馆、政府办公大楼)建筑风格等 三、按照历史发展流派分类 (1)古希腊建筑风格,约公元前800年至公元300年
确立了一些建筑物的形制形成了稳定的柱式发展了建筑和建筑群设计的艺术原则缺憾古希腊建筑毕竟还处在“萌芽和胚胎”的时代。它们的类型还少、形制很简单、结构比较幼稚、发展的速度也很缓慢。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的艺术形式的完美。第一,罗马建筑主要是为世俗的现实生活服务的,而罗马的世俗生活又很发达,因此,建筑创作的领域很广,建筑类型多;功能推敲得相当深入,形制很特化、很成熟;第二,罗马建筑的结构技术十分杰出,获得了很宽广的、很灵活的内部空间,因此使建筑物有可能满足各种复杂的要求,适应性很强。而且已经有了同券拱结构相应的艺术手法。第三,艺术手法十分丰富,从处理各种形式的空间和它们复杂的组合直至装饰细节和雕刻、绘画的练合。这三点,都是由于罗马拥有古代世界最高的生产力,以致它能够在几个世纪的长时期里,以极大的规模进行建筑活动的结果。大量的实践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使古罗马成为世界建筑史最有创造力的时代之一。欧洲人有谚语:“光荣归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拜占庭
1、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2、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东罗马圣索菲亚大教堂
3、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做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4、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罗马风
10-12世纪以教堂为代表的“罗马风”建筑是教会威力的化身。
1、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
2、窗户、门、拱廊上都采取了半圆形的拱券结构。?
3、常采用扶壁和肋骨拱来平衡拱顶的横推力。?
4、西面有一、二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
5、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
6、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
7、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中厅与侧廊较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
?
哥特式
?12-15世纪西欧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体现了中世纪建筑的最高成就。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1、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彩色大玻璃。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
2、以新的框架结构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3、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4、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5、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
(4)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公元1420至1550年,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