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113《农业植物病理学》 - 南京农业大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农业植物病理学
课程编号
1210113
英文名称
Agricultural Plant Pathology
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
总学时
27
理论学时
27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学分
1.5
预修课程
普通植物病理学
适用对象
植物保护、辅修
课程简介
(200字左右)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介绍农作物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原理和方法的科学。课程将介绍水稻病害、麦类作物病害、杂粮病害、棉花病害、油料作物病害、烟草病害、果树病害和蔬菜病害,以及包括每种作物上的重要病害的发生与分布、症状、病原特征、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同时,根据植物病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补充病害新知识。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理论上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主要农作物病害的发病规律,提出相应的防病控病措施;实践上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主要农作物病害的症状,辨别常见病原物的形态特征,掌握鉴定植物病害的常用技术与方法,提高实际诊断植物病害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章节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实践
合计
第一章
水稻病害
4
4
第二章
麦类作物病害
4
4
第三章
旱粮作物病害
2
2
第四章
棉麻病害
2
2
第五章
油料作物病害
2
2
第六章
果树病害
4
4
第七章
蔬菜病害
5
5
第八章
烟草病害
1
1
互动式教学活动
3
3
合计
27
27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水稻病害(4学时)
第一节 稻瘟病(1学时)
水稻纹枯病(1学时)
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1学时)
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恶苗病和稻曲病(1学时)
本章重点、难点:水稻三大病害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和水稻白叶枯病的症状特点、病原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水稻重要病害防治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植物病害症状是寄主、病原物和环境三者互作的结果。
本章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水稻病害的总体发生情况和分布危害情况。理解植物病害症状的类型和发病严重程度是寄主、病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为植物病害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重点掌握水稻三大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生物学特征、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
第二章 麦类作物病害(4学时)
第一节 小麦赤霉病(1学时)
小麦白粉病和小麦纹枯病(1学时)
小麦锈病(1学时)
第四节 小麦黑穗病和小麦全蚀病(1学时)
本章重点、难点:小麦三大病害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和小麦纹枯病,以及小麦锈病的症状特点,病原物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小麦赤霉病和三种锈病的侵染循环特点及药剂防治适期。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小麦病害总体发生情况,及小麦一般病害的典型症状和病原物。理解小麦三大病害防治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掌握小麦三大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第三章 杂粮病害(2学时)
第一节 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0.5学时)
玉米瘤黑粉病和玉米丝黑穗病(0.5学时)
甘薯黑斑病(0.5学时)
第四节 甘薯茎线虫病和甘薯病毒病(0.5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以及甘薯黑斑病等重要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理论上分析和解释1970年美国玉米小斑病突然发生流行的原因。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玉米和甘薯一般病害的症状和病原物。理解和掌握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以及甘薯黑斑病的症状特点、病原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第四章 棉花病害(2学时)
第一节 苗期病害(0.5学时)
棉花枯萎病(0.5学时)
棉花黄萎病(0.5学时)
第四节 棉铃病害(0.5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棉花枯萎病、黄萎病、苗期病害和铃期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物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引起棉花苗期和铃期病害的病原物特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棉花一般病害的症状和病原物。理解和掌握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症状特点、病原生物学、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第五章 油料作物病害(2学时)
第一节 油菜菌核病(0.5学时)
油菜病毒病(0.5学时)
大豆胞囊线虫病(0.5学时)
第四节 大豆花叶病(0.5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油菜菌核病、病毒病和大豆胞囊线虫病、花叶病的典型症状特点、病原物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油菜和大豆一般病害的症状和病原物。理解和掌握油菜菌核病和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症状特点、病原物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第六章 果树病害(4学时)
第一节 苹果(梨)轮纹病(1学时)
苹果树腐烂病和苹果炭疽病(1学时)
梨黑星病 (0.5学时)
梨锈病(0.5学时)
柑橘溃疡病、柑橘疮痴病和柑橘黄龙病(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