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居委会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分析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居委会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分析报告
上海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推行垃圾袋装化收集开始,就有了垃圾分类的萌芽;从1995年起,开始了垃圾分类的探索;2000年,垃圾分类纳入上海市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标志着垃圾分类工作正式进入政府推进层面。几年来,在生活垃圾分类方式,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系统建设,垃圾分类社会宣传,垃圾分类绩效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垃圾分类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效果并没有得到明显的体现。2006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从进入环卫系统的垃圾中分类的各种具有市场回收价值的废旧物资不过14.59万吨,占上海2006年生活垃圾清运量还不到3%。 因此,垃圾分类需要在原来对一般生活垃圾分类的基础上,提升为所有产生源垃圾的分类。本文提出了生活垃圾大分流、小分类的构想。
一、现状综述
(一)金山区廊下镇居委会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基本情况
在小组成员考察金山区廊下镇居委会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情况理解到:金山区廊下镇居委会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比较简陋的没有分类的垃圾桶,对于有分类的垃圾箱中,也发现了大量的垃圾随意丢弃,饮料瓶纸张等等可回收的垃圾却在不可回收的垃圾箱中发现,而在可回收的垃圾箱中,我们也看到了什么果皮,烟头等等,垃圾满到都堆放到垃圾箱外了,依然有人随意丢弃垃圾在垃圾箱外。
金山区廊下镇居民也表示倒垃圾种类也比较多,一般在处理家庭垃圾时,也懒得去管理分类,就丢进垃圾箱中了,卖垃圾也赚不到几个钱。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从居民的角度上,他们也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但目前镇内投放的分类回收桶很少,上级主管部门并没有对这件事进行什么宣传,再加上现在垃圾分类回收难度很大,所以大部分居民也没有把这当成一回事。在辛苦的环卫工人们打扫街道小区等等地方时,通常也是一扫把就扫下去了,看到瓶子时有时候就捡捡,一般也就将垃圾扫进垃圾车里就完事了。
(二)居委会垃圾分类回收的主要措施
1、宣传引导居民树立垃圾分类的观念
金山区廊下镇居委会为了大力普及垃圾分类的好处和方法,提高居民群众的环保意识,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推广活动。通过垃圾分类口诀“玻璃金属可乐瓶,纸盒塑料蓝桶进,蓝桶进……”,现场张贴宣传海报,发放“绿娃在行动”宣传手册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垃圾分类的做法和好处。宣传活动通俗易懂,得到了居民群众的认可,使大部分居民认识到不论你受过多高的教育,有着怎样的学位,如没有环保行为,就如同文盲一样 ;不论你多么富有,都有责任回收,这种不起眼的琐事事实上是一种时尚,一种荣耀的事。
2、生活垃圾分类精细
金山区廊下镇居委会将小区的生活垃圾分为四类:一是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主要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减少污染,节省资源;二是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蛋壳、茶渣、骨、贝壳等,泛指家庭生活饮食中所需用的来源生料及成品(熟食)或残留物;三是有毒有害垃圾,指存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家电类、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四是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3、垃圾分类工作有研究、有部署
为了贯彻上海市垃圾分类主题会议精神,提升小区的品味和管理工作,金山区廊下镇居委会主任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多次召开多方联合会议。会上,大家针对小区在垃圾分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下一步的垃圾分类工作做了具体研究部署。此外,社区将开展垃圾分类周活动,社区每天有五名以上的同志参加垃圾分类工作,和居民面对面的讲,手把手的教,使居民弄清为什么要分,怎么分,切实将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
(三)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态度
1、家庭生活垃圾以厨余垃圾为主
金山区廊下镇居委会家庭垃圾以厨余垃圾、纸张、塑料、玻璃为主。各类垃圾比例为:厨余垃圾所占比例高达76.04%;其次,纸张,占10.02%;塑料、玻璃分别为7.06%、6.56%;其他为0.32%。各类垃圾成分分类为:厨余垃圾以剩菜剩饭、瓜果皮、蛋壳、贝类、水为主;纸张主要是厕所用纸、餐桌用纸、小包装盒、乐利包、零星纸片;塑料主要为小塑料袋、食物包装膜、饮料瓶(比例少);玻璃为调料瓶、酒瓶为主。其中厨余垃圾含水量经测定为63.8%。
2、要做到准确投放,有难度
金山区廊下镇居委会小区共有200多户居民,通过前期的各种宣传,70%到80%的居民对垃圾分类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生活中,多数市民仍没有养成对垃圾进行分类的习惯,大都习惯将垃圾混装在一个袋子里扔掉。不少居民表示,要做到准确投放,有些难度。“标准太细记不住”“不是我不想分,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