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程机械系列双向词典》首发式在上海隆重举行.pdf

发布:2017-05-24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图书出版行业第一套多语种专业词典 《工程机械系列双向词典》首发式在上海隆重举行 2011 年 11 月 6 日,“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工程机械与车辆 工程新进展国际学术会议2011’”在同济大学召开,在本次会议的开幕仪式上,由首届国 家出版基金资助的项目《工程机械行业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工程机械系列双向词典》 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理事长石来德教授、徐州工程 机械有限公司副总裁李锁云先生为《工程机械系列双向词典》揭幕,包括美国、澳大利亚、 日本、荷兰等多位国外专家在内的近200 位工程机械行业人员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时 刻。徐工集团和大连理工大学从 2005 年开始策划 《工程机械系列双向词典》的编制,到 现在6 个语种(英汉•汉英、俄汉•汉俄、日汉•汉日、德汉•汉德、法汉•汉法、西(班牙) 汉•汉西)双向词典同时面世,本套词典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影响与意义,也必将随着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作用与地位的逐步提升而逐渐显现。 从行业文化工程建设的高度助推工程机械行业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是本项目的愿景 工程机械行业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进入了 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更是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目前行 业规模以上企业2000 多家,产销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在30%左右,远超过我国GDP 的增速。 2001 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产值约为560 亿元,而2010 年已超过4000 亿元。预计2015 年 行业产值将超过 9000 亿。与此同时,以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些知名工程机械 企业,垄断了国际高端市场,尽管我国工程机械产品销售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在产品开 发、制造技术与管理能力等方面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全球工程机械制造 业价值链中尚处于低端,行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 新体系尚未形成。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等方 面不断创新,工程机械产品类别与产量日益增多,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一方面,这是我 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对于国外先进设计理念和制造技术,需要经历“引进、 消化、吸收、创新”的过程,为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打下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需要在满足国内市场、替代进口设备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 外市场,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走出国门积极创造条件。 诸如以上问题,积极开展行业间的国际技术交流与业务合作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之 一。交流与合作的基础是能够实现国际间的有效沟通,而沟通的前提是能够实现语言上的 顺畅交流,并建立起针对工程机械行业的术语标准和逻辑体系,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 建立起行业的“共同语言”,进而降低沟通成本,提高沟通效率。《工程机械行业国际交流 与合作项目——工程机械系列双向词典》项目正是在这一愿景的推动下,从“建设工程机 械行业文化工程”的高度开展的。徐工集团和大连理工大学希望通过这一项目的逐步实施, 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中国与世界沟通的高速公路,并可以覆盖到全球80%以上的工程 机械市场,不仅可以推动我国技术引进来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而且也为世界了解中 国打开一扇窗,最终实现全球行业的共同进步与繁荣。 另外,本套词典是以汉语为基础的多语种对照词典,改变了大部分辞书以外语词条为 核心的编写方式,并将全部中文词条标注了汉语拼音。这样,可以让母语为非汉语的读者 方便地学习中文词条,同时也更好地体现我国民族工业及其文化的特色,并从中了解中华 民族悠久的历史及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 项目主创人员的自发意识及学术探究态度是推动本项目顺利开展的前提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我国乃至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知名企业,秉承“担大 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担当着推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 民族工业发展的重任。大连理工大学作为我国最早设立起重机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自 1956 年设立起重运输机械及设备专业以来,大连理工大学已经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培养 了大批人才,虽然经历了我国高等院校专业的不断调整,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机械研究中心 仍然在工程机械产品的设计与研发方面具备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优势。在当前我国工程机 械行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本项目的主创团队深刻地意识到,在国际合作 的大背景下,开展技术合作与业务交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在“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推 动民族工业发展”的理念指导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