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二植物生理作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2013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二 光合作用的实质
4.(0.5分)(2013?锦州)下列结构属于动物体细胞中能量转换器的是( )
A.
细胞核
B.
线粒体
C.
叶绿体
D.
叶绿体和线粒体
4.(2分)(2013?徐州)某同学在“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实验时,先将植物放在暗室中24小时,再用一长条铝箔纸包住叶片的一部分,放置在阳光下4小时后,取下此叶片用酒精隔水加热,去除叶绿素,清水漂洗后在叶片上滴加数滴碘液,叶片颜色变化正确的选项是( )
A.
B.
C.
D.
解:实验时先将植物放在暗室中24小时,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目的是把叶片的淀粉运走耗尽,叶片脱去叶绿素后呈现黄白色,遮光部分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不产生淀粉,所以呈现黄白色.未遮光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有淀粉产生,滴加碘液变成了深蓝色.关键是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遇到碘液能够变蓝色的特性
25.(1分)(2013?无锡)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0克,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5克,重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蒸腾作用
B.
运输作用
C.
呼吸作用
D.
光合作用
3.(2分)(2013?荆州)荆江两岸的农民将丰收的水稻和小麦收获后,入库存入前,都会尽快晒干,其目的是( )
A.
降低蒸腾作用,避免能量消耗
B.
促进光合作用,延长种子寿命
C.
保证种皮干燥,防止虫类咬蛀
D.
抑制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35、下面叙述中,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无关的是 ( )
A、用黑纸片遮盖叶片一部分 B、叶绿素能溶解到酒精中
C、淀粉遇碘液变蓝 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1分)(2013?威海)以下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
B.
叶片的遮光部分与暴露部分可以形成对照
C.
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
D.
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遮光部分变蓝
解:A、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为了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淀粉,必须先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才能验证叶片内的淀粉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制造的.因此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
C、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因此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变成黄白色,点上碘液后就容易看出是否变蓝.)
D、淀粉遇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制造淀粉,因此叶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而叶片的未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注意: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很多中考试题的实验都是从这里改编而来的,常见的是解释某一实验现象,因此,我们要弄清实验的主要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并说出每一步骤的目的.
15.(2分)(2013?东营)如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N 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B.
MP 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C.
MN 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
NP 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分析: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植物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
(2)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3)由图可以知道:横轴代表光照强度,纵轴代表植物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其中M点吸收二氧化碳为0,但能释放出二氧化碳说明M点植物进行呼吸作用,N点为零界点,从M到N都有光,只是光越来越强,到N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正好相等,也就是分解的物质与合成的物质相等.而NP段表示光合作用逐渐增强,制造的有机物逐渐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有机物开始积累.P点后表示光合作用趋于稳定,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4)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N点的二氧化碳吸收相对量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5)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呼吸作用强度不变,所以吸收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MP 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6)MN段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低于零表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小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7)NP段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表示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