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骚《公共政策学》.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 共 政 策 学 任课教师: 联系方式: 《公共政策学》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管理学类行政管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必考的课程。 (1)考试采取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课程考试采用的题型主要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3)本课程考试满分为100分,达到60分者为合格。 课程设置的目的: 是为了让大家掌握作为学科的“公共政策”所具有的基本的学科内容和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包括公共政策的基本范畴及其连带的若干主要的实践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公共政策的主要分析方法以及作为学科的公共政策所面临的宏观理论和实践问题。 参考样卷: 一 、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二、 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三 、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四 、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五 、案例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公共政策学》,主编: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课程代码:00318 结构框架: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既是政治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也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作为纯理论研究和纯操作性研究之间的一个过渡性研究领域,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探索价值,也具有广泛性的社会应用价值。 第一节 什么是公共政策学 课程内容: (一)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学 (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三)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四)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 一 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学 公共政策是随着公共权力机关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公共政策的产生与发展,也就开始有了人们对于公共政策的观察和思考。当这种观察和思考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时,也就有了如何给这门学科命名的问题。在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学者们倾向于认为各种不同的名称是在用不同的话语表达同一个概念,就像一个人有许多名字一样。 现阶段,主流的认识倾向于认为政策研究或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分析或公共政策分析、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学是在外延和内容上都存在差异的三个不同概念。 (一)政策研究 内涵: (1)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 (2)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因此,政策研究是一门科学。 (3)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构建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4)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 (二) 政策分析 “政策分析”作为学术术语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林德布洛姆于1956年出版的《政策分析》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作为一门学科,其产生的标志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奥斯汀·兰尼编辑的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的出版,这次讨论会的主办者是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 “政策分析”的内涵包括: (1)研究的主体或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 (2)研究的重点或者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拟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以及对政策结果进行科学评 估,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因此,政策分析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活动。 (3)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 (4)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被决策者采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公共政策学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学发端于1951年拉斯韦尔和勒纳两位美国政治学家合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 随着“政策分析”这一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现阶段人们对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学的界定是:这是一门“研究公共政策运作涉及的各种理论性、学术性、实务性的相关论题而形成的一种系统性知识”,其研究范围包括“政策研究”和”政策分析“两个领域。简而言之,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学=政策研究+政策分析 即: 公共政策学的定义:它是这样的一门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这个概念的内涵: ①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 ②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③由于这门学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