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章末检测(A).doc

发布:2016-05-20约4.4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直流电路(A)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两个小灯泡,分别标有“1 A 4 W”和“2 A 1 W”的字样,则它们均正常发光时的电阻阻值之比为(  ) A.2∶1 B.16∶1 C.4∶1 D.1∶16 2.如图1所示为两电阻R1和R2的伏安特性曲线.若在两电阻两端加相同的电压,关于它们的电阻值及发热功率比较正确的是(  ) A.电阻R1的阻值较大 B.电阻R2的阻值较大 C.电阻R1的发热功率较大 D.电阻R2的发热功率较大      图1         图2 3.如图2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左移时,灯泡L1、L2、L3的亮度将(  ) A.都变亮 B.都变暗 C.L1、L2变亮,L3变暗 D.L1、L3变亮,L2变暗 4.神经系统中,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和无髓鞘两大类,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由多层类脂物质——髓质累积而成,具有很大的电阻,经实验测得髓质的电阻率为ρ=8×106 Ω·m.某生物体中某段髓质神经纤维可看作高20 cm、半径为4 cm的圆柱体,当在其两端加上电压U=100 V时,该神经发生反应,则引起神经纤维产生感觉的最小电流为(  ) A.0.31 μA B.0.62 μA C.0.15 μA D.0.43 μA 5. 图3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I图线,用此电源与三个阻值均为3 Ω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4.8 V.则该电路可能为下图中的(  ) 图3   6. 为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连好如图4所示的电路后闭合开关,通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中的电流由零开始逐渐增大,直到小灯泡正常发光,由电流表和电压表得到的多组读数描绘出的U-I图象应是(  ) 图4 7.“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上的电子仪器及各种动作的控制都是靠太阳能电池供电的.由于光照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光伏效应.“神舟”飞船上的太阳能电池就是依靠光伏效应设计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在正常照射下,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可达23%.单片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可产生0.6 V的电动势,可获得0.1 A的电流,则每秒照射到这种太阳能电池上的太阳光的能量是(  ) A.0.24 J B.0.25 J C.0.26 J D.0.28 J 8.如图5所示,因线路故障,接通S时,灯泡L1和L2均不亮,用电压表测得Uab=0,Ubc=0,Ucd=4 V.因此可知开路处为(  ) A.灯泡L1 B.灯泡L2 C.变阻器 D.不能确定 9.一个直流电动机所加电压为U,电流为I,线圈内阻为R,当它工作时,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B.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I2R C.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IU-I2R D.电动机的功率可写作IU=I2R=     图5              图6 10.仪器中常用两个阻值不同的可变电阻来调节电路的电流,一个作粗调,一个作细调,这两个变阻器可以按图6甲串联起来或按图乙并联起来再接入电路.已知R1阻值较大,R2阻值较小,则(  ) A.图甲中R1作粗调 B.图甲中R1作细调 C.图乙中R2作粗调 D.图乙中R2作细调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二、实验题(本题共2个小题,满分14分) 11.(6分)表格中所列数据是测量小灯泡U-I关系的实验数据: U(V) 0.0 0.2 0.5 1.0 1.5 2.0 2.5 3.0 I(A) 0.000 0.050 0.100 0.150 0.180 0.195 0.205 0.215 (1)分析上表内实验数据可知,应选用的实验电路图是图7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 图7 (2)在如图8所示的方格纸内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分析曲线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I变大而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8 (3)如图7丙所示,用一个定值电阻R和两个上述小灯泡组成串并联电路,连接到内阻不计、电动势为3 V的电源上.已知流过电阻R的电流是流过灯泡b的电流的两倍,则流过灯泡b的电流约为________ A.12. (8分)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其刻度的位置如图9所示. 图9 (1)从图中可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 (2)在用伏安法测定金属丝的电阻时(金属丝的电阻约为20 Ω),除被测金属丝外,还有如下实验器材供选择: A.直流电源:电动势约12 V,内阻很小; B.电流表A1:量程0~0.6 A,内阻约为0.5 Ω; C.电流表A2:量程0~3.0 A,内阻约为0.1 Ω; D.电压表V:量程0~3 V,内阻约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