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体机能学实验报告
姓名 张立鑫2010221460 专业 临床二系 年级 2010级 班次 4班
赵文韬2010221470 日期 2011年9月14日
郑维金2010221473
钟 原2010221475
【实验名称】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
【实验目的】加深理解兴奋传导的概念,掌握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方法。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
【实验对象】蟾蜍
【实验药品和器材】蛙类手术器械,BL-410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神经屏蔽盒,任氏液等。
【实验步骤及方法】(详见书P57.P58)
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的制备。
将标本放入神经屏蔽盒,(注意刺激电极端为神经干的中枢端)。
仪器连接。
BL-410的操作。
【实验结果】
1.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
2.
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
V=(S2-S1)/(t2-t1)
实验测得两对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6cm,两个通道的动作电位波峰间的时间差为0.60ms。
计算得到传导速度V=26.7m/s
3.
二次刺激在兴奋周期之后
相对不应期受到二次刺激
绝对不应期受到二次刺激
二次刺激没有出现相应的动作电位。
【实验结论】实验测得两对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6cm,两个通道的动作电位波峰间的时间差为0.60ms。
计算得到传导速度V=26.7m/s
【讨论与分析】
1.神经干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剥离完整后在任氏液体中稳定15分钟左右,取出用滤纸吸干周围的任氏液。2.神经干放置在引导电极上时,尽量拉直,不能使它下垂或斜向放置,以免影响神经干长度测量准确性。3.神经干要尽可能长,两个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越远,测量的传导速度就越准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