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0108年遥感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专业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专业试题
一、名词解释(5*2)
遥感平台 p24
大气窗口p10
间接解译标志
特征平台
太阳同步轨道 p33
二、判断正误(5*2)
所有的物体都是黑体
所有的几何分辨率与像素分辨率是一致的
冬天的影像有利于土壤分析
所有的微波传感器都是主动式传感器
按照某种方式确定类别中心初值,通过迭代搜索各类别均值向量的自动分类方法是监督分类
三、写出成像数学模型表达式(2*8)
1、试按的方式写出下列传感器影像中任二种影像的构像方程式p100
全景摄影机 多光谱扫描仪 CCD线阵推扫式传感器 连续航带缝隙摄影机
侧视雷达
2、试写出遥感平台上传感器所接收的电磁波能量的表达式,用字母或文字学出均可,并作解释
四、简述题(6*8)
1、黑体是什么,为什么要讨论黑体?
2、陆地卫星4号、5号与原来陆地卫星1-3号有什么不同?p36
3、试叙地物波谱特性曲线量测工作的意义
4、植被指数变换(又称生物量指标变换)为什么在卫星影像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5、等效中心投影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引入这样一个概念?
6、线形拉伸与直方图均衡的影像增强效果有什么不同?
五、综述题(1*16)
1、试叙目前空间遥感技术发展中的几个特点。
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14*2)
1、反射光谱特性曲线 p17
2、波谱响应曲线p169
3、全景畸变 课件p264
4、仿射变形
5、空间分辨率
6、光谱分辨率
7、距离分辨率
8、方位分辨率
9、特征空间
10、特征选择
11、混淆矩阵
12、生物量指标
13、IKONOS
14、ZY——1
二、简答题(4*18)
1、全面具体叙述LANDSAT TM影像与RADARSAT影像的不同点及产生的原因
2、列出中心投影影像、线阵CCD推扫影像、逐点扫描影像和侧视雷达影像的构像方程。作图说明地形起伏引起这几种影像像点位移的规律
3、叙述最大似然法分类原理及存在的缺点
4、叙述遥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名词解释(18*3)
1、光谱反射率
2、辐射温度
3、大气窗口
4、太阳同步轨道
5、近极地轨道
6、成像光谱仪
7、INSAR
8、IKONOS
9、空间分辨率
10、光谱分辨率
11、线性拉伸
12、高通滤波
13、直方图均衡
14、重采样
15、双线性内插
16、特征选择
17、判别边界
18、监督法分类
二、问答题(1到4题每题20分 第5题16分)
1、叙述光谱反射特性曲线与波谱响应曲线的区别和联系
2、叙述卫星遥感图像多项式拟合法精纠正处理的原理和步骤
3、叙述用30米分辨率的TM4、3、2多光谱影像与同一地区10米分辨率的SPOT全色影像进行融合的原理和步骤
4、叙述最小距离法遥感图像自动分类的原理和步骤
5、叙述遥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名词解释(18*3)
1、光谱反射率 2、发射率 3、重复周期(卫星)4、卫星姿态 5、辐射校正 6、高光谱影像
7、ERS-1 8 Quick bird 9、ERDAS 10、光谱分辨率 11、边缘增强 12、多源影像融合
13、影像灰度直方图 14、重采样 15、双三次卷积 16、欧式距离 17、混淆矩阵 18、非监督分类
二、问答题(第1、2、3、5每题20分 第4题16分)
1、全面具体叙述LADSAT TM影像与RADARSAT影像的不同点及产生的原因
2、叙述ISODATA法非监督分类的原理和步骤
3、叙述用卫星遥感图像修测比例尺1:50000地形图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4、叙述遥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5、根据下图中两类地物在一维特征空间中的分布,画出最大似然法、最小距离法的判别边界并分析和比较它们的错分概率(图见遥感原理与应用 P207 图8-8)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名词解释(8*5)
1、电磁波谱
2、黑体
3、几何变形
4、图像融合
5、模式识别
6、特征选择
7、图像灰度直方图
8、小卫星
二、判断题(4*2)
1、那些透过率较低的波区,对遥感十分不利,通常称为大气窗口
2、在常规框幅摄影机成像的情况下,地球自转会不会引起图像变形
3、CCD直线阵列推扫式传感器是行扫描动态传感器,图像中每一行上的像元都是在不同时刻依次成像
4、句法模式识别主要基于模式的统计特性
三、问答题(9*6)
1、影响地物光谱反射率的因素有哪些
2、举例说明Landsat系列卫星轨道的特点及其在遥感中的应用
3、目前遥感中使用的传感器类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