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实验报告华北电力大学概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名称 实验一:光纤衰减系数的测量、LED的P-I 特性测量 实验仪器 He-Ni激光器、光功率计、五维微调架、扰摸器、光纤、直流电流源、LED光源 同组人 实 验 目 的 1、了解光纤损耗的定义。
2、学会用截断法测量光纤的损耗。
3、熟悉半导体光源输出光功率与输入电流的关系。
4、掌握P—I曲线的测试方法。 实 验 原 理 1、如输入于光纤的光功率为P1(W),而经过光纤传输后输出的光功率为P2(W),则从两者的比值便可得知传输过程中损耗了多少。因此光纤损耗的定义为:
(dB)
如果输入和输出光功率直接以dBm给出,则 (dB)。
用截断法测量光纤损耗的方框图如下图所示,图中扰模器的作用是使模功率分布在光纤的输入端就达到稳定状态。
2、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的P—I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发光二极管不是阈值器件,它的输出功率基本上与注入电流成正比。
实 验 内 容 与 步 骤
一、(一)光纤衰减系数的试验内容
光纤损耗的截断法测量
(二)光纤衰减系数的测量步骤
1、按上图截断法损耗测试方框图连接好光源、光功率计、待测光纤及扰模器,测出光功率P1。
2、在距离光源2米处剪断光纤,测出光功率P2。
3、光纤的损耗系数为: (dB/km)
如果输入和输出光功率直接以dBm给出,则 (dB/km)。
二、(一) LED的P-I 特性测量的实验内容
平均发送光功率的测试
(二)LED的P-I 特性测量步骤
1、用误码仪的码型发生器自A点给数字光发端机送入伪随机二进制序列作为测试信号。
2、从光发端机输出端连接器S中取出光纤插头,用光纤跳线分别插入光发送输出端连接器与光功率计连接器,将光发端机的光输出端与光功率计相连接,此时从光功率计读出的功率P就是光发射端机的平均发送光功率P0。
3改变R406的阻值,在记录上绘出P—I曲线。 实 验 结 果 及 分 析 1、在光纤衰减系数的测量中:
光纤长度为:1.832km ≈2km
全长时输入光功率为:P1= —54dBm (直接以dBm给出)
在距离光源2米处剪断光纤,测出光功率P2= —45dBm
当输入和输出光功率直接以dBm给出,则利用公式 (dB/km)计算光纤衰减系数为:
分析:由结果利用截断法得出的光纤衰减系数误差偏大,主要原因是光纤的纯度不够和仪器的老化引起的,另外就是人为的操作和读数时有偏差,但是基本上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2、LED的P-I 特性测量
I (mA)
10
20
30
40
50
P
130.3nW
368.9nW
656.5nW
1009nW
1.339μW
I (mA)
60
70
80
90
100
P
1.797μW
2.141μW
2.568μW
2.951μW
3.492μW
分析:实验数据值与标定值相近,但是有一定的误差,可能原因是仪器的老化。
思 考 题 解 答 1.讨论截断损耗测试法的误差有哪些?
答:(1)测量长度时可能测量不精确;
(2)光功率计、扰模器等仪器存在一定的噪声和干扰。
2.分析平均光发送功率的测试误差来源。
答:(1)光纤可能会有一定的损耗;
(2)光源有一定的寿命,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使用,光源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3)测试过程中各种噪声产生的误差;
(4)测试仪器本身有一定的误差。
讨 论 与 结 论
这次实验在老师的指点下取完成得不错,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达到了试验目的,测出了光线的衰减系数,说明了各种功能的使用方法,并且给出了功率图形。其中,光纤接合的实验老师讲解详细,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高科技的应用。 实验名称 实验二:光纤通信系统的码型变换、光纤通信系统眼图测试 实验仪器 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箱、示波器 同组人 实 验 目 的 1、了解光纤通信采用的线路码型。
2、掌握CMI码的特点。
3、了解CMI的编解码实现方法。
4、了解光检测模块的光电变换原理。
5、掌握光收端机的功能及电路工作原理。 实 验 原 理 一、码型变换
1、数字光纤通信传输信道中,对于低速率系统采用CMI码,即传号翻转码,即“1”交替地用“00”和“11”表示,而“0”则固定用“01”表示,因此相同的时间内CMI编码器输入1bit输出为2bit,故属于二点平的不归零(RNZ)的1B2B码型,这种码的特点是:1)不连续出现4个以上的“0”码或“1”,易于定时提取。2)电路简单易于实现。3)有一定的纠错能力。4)有恒定的直流成分,低频分量小,频带较宽。5)传输速率为编码前的2倍,适用于低速率的光线传输系统。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