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与投资的核算.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与投资的核算
摘 要:对企业固定资产和投资开展核算的质量,对掌握企业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的准确性有直接影响,同时还对企业资产的效用性、完整性以及安全性有直接影响。固定资产和投资的核算是现代企业财务核算的关键环节,可以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主要针对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以及投资核算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行业借鉴: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核算
企业固定资产以及投资核算工作是财务核算的关键环节,新时期下,财务人员一定要认真核算固定资产以及投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企业固定资产核算
固定资产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无论企业生产经营的是什么项目,其规模大还是小,都一定具备与其规模相当的固定资产。在企业整体资产中,企业固定资产要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具有关键意义和作用。
1.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的相关内容
(1)固定资产获取。各个企业获取固定资产都有属于自己的渠道和来源,其来源不同,导致其成本也有所不同。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通过债务重组、租赁、接受捐助以及自行建造等方式,使固定资产增值。
(2)固定资产处置。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一些不合适时代发展和企业需要的固定资产要通过对外租赁、货币交易以及对外捐赠等方式进行合理处置。一些因为生产而报废或者因为自然灾害而损坏的一些固定资产,一定要对其进行合理的清理,在开展核算工作中,要将损坏的资产清除掉,并且进行科学的处理。处置固定资产须经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审批,方可进行账务处理。
(3)固定资产折旧。我国会计准则中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合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折旧,开展对应的账务工作。仪器设备在生产使用中,为了提高技术含量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要对其进行相关的技术改进,提高资产的科技含量和使用年限,在对其核算的过程中,要将设备的维护、改建、升级等费用算入其中,称为后续支出。在核算过程中,一定要详尽说明其原值、残值、数量、型号以及名称,并且表明其技术状况、附属设备以及减值准备,如果资产出售,其折旧要按月计算。
(4)固定资产清查。为了确保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一定要确保其固定资产的完善性、安全性以及真实性,充分反映出企业的价值,要定期组织对固定资产开展清查工作,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增值或者减值,确保固定资产的有效价值。
2.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中出现的问题
(1)管理人员认识不足。企业一些管理人员在采购固定资产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结合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情况,采购缺乏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导致采购进来的固定资产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投入使用,使其成为闲置资产,造成很大程度的资源浪费,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2)闲置资产处理不当。当前,造成资产闲置的主要原因有:一些固定资产在采购进来后,就是多余设备,不能正常使用;一些固定资产比较落后,不能满足企业当前的生产和经营需求;一些固定资产由于保养和使用不当,造成损坏;一些固定资产不符合生产的要求,被逐渐淘汰。企业在处理这些闲置资产的时候,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和规划,导致处理不当,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
(3)折旧与减值概念混淆。固定资产的减值和折旧都会降低企业总资产的价值,因此,很多核算人员容易混淆二者的概念,造成核算失误。减值和折旧之间互相影响,并且互相联系,减值是对折旧的修正和补充,只有正确认识二者的概念,才能更好地做好核算工作。
3.优化固定核算的相关策略
(1)确定采购流程。固定资产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因此,固定资产的采购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采购固定资产需要较多的资金,会在一定程度影响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给企业的经营和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企业在采购固定资产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对待,严格按照采购流程,不能不经过市场调查就随意进行采购,给企业造成资源浪费。
(2)实行科学管理。为了充分解决实物和台账有效匹配的问题,一定要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的管理,通过分类的管理方式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和统计,无论设备或者仪器怎么移动和使用,都可以根据其独有的编号与台账相对应,更加方便对固定资产实行管理。
(3)处理闲置资产。对于闲置的固定资产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对于采购之后但是不符合生产要求的设备,一定要经过企业管理层批准后,进行招标出售,避免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一些经过维修或者维护后可以使用的固定资产,一定要尽量开展维修或者维护工作,确保资源浪费,如果经过检查后,判定为无法使用,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通过招标方式出售。
(4)提高人员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