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跨境资本流入对我国影响.doc

发布:2017-08-28约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跨境资本流入对我国影响摘 要:自2001年以来,大规模的跨境资本流入我国。大规模的跨境资本流入给我国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在分析跨境资本流入对我国汇率、物价水平、信贷规模、冲销成本等方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通过采取宏观经济政策、审慎监管政策和资本管制政策来应对跨境资本流入。 关键词:跨境资本 宏观经济稳定 金融稳定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表现不佳,欧盟、日本2009?2011年平均GDP都为呈现负增长。为了刺激经济和稳定金融,这些地区持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基准利率维持在零利率水平。而我国在金融危机之后,经济迅速企稳复苏,经济增长前景良好,2009?2011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9.67%。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我国从2010年1月开始进入加息通道。另外,自2010年6月人民币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预期一直较为强烈,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也屡创新高。在这样额背景下,大规模的跨境资本,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入我国,给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一、我国跨境资本流入的规模 国际上一般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与金融账户来测度跨境资本流动的状况,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我国自2001年以来,资本净流入规模不断扩大。其中,由于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和我国在2002年发布QFII制度,跨境资本净流入在2004年达到首个峰值,规模达到1106.6亿美元。2005年7月,我国实施汇率改革,人民币升值预期下降,资本流入在2006年出现了短暂的下降,净流入规模为527亿美元。2007年资本流入规模又开始大幅度的上升。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大量跨境资本从我国流回本国自救,资本净流入量大幅度减少,2008年的规模为463亿美元,为2003年以来的最低值。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经济增长前景好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外利差的扩大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上升,从2009年开始资本流入量再次大幅度增加,2010和2011年前3个季度的资本净流入规模达到2260亿美元和2501亿美元,远远高于危机前的水平。 在流入的资本中,短期跨境资本因其投机性和高流动性对资本市场的冲击最大,也是各国管理资本流入的重点。但是对于短期资本规模的测算没有严格的定义和标准。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分析思路主要是直接测算法和间接测算法。直接测算法将直接投资以外的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误差与遗漏项目加总。间接测算法使用外汇储备增量减去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净流入。国家外汇管理局在《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中结合借鉴间接测算法,结合我国实际,采用跨境短期资本净流入额=外汇储备增量-(外贸顺差+直接投资净流入+境外投资收益+境外上市融资)的方法测算出2001?2010年我国跨境短期资本流入总规模达到2890亿美元,除了2001、2002、2006年外的其他年份短期资本净流入量都为正值,其中2004年达到768亿美元,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规模有所下降,但是2010年又迅速上升到755亿美元。 二、跨境资本流入对我国的影响 虽然跨境资本流入可以为我国提供成本较低的融资,并有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完善,但是大规模的跨境资本流入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在资本流入突然停止或者发生逆转的情况下。其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加剧我国国际收支的失衡 我国的国际收支自1999年开始出现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而且顺差规模不断扩大。虽然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2009年的顺差规模出现了下降,但是2010和2011年又再次扩大。大规模的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国内总需求和总供给严重失衡,冲击经济的正常增长,给我国外汇市场来带了巨大的压力。而大规模的、持续的跨境资本流入使我国国际收支失衡更加严重。 2.大规模的跨境资本流入使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急剧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上升 虽然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可以增强一国的偿债能力,并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可以起到稳定货币和金融市场的作用。但是,如果外汇储备规模过大,会使一国外汇供给量远远超过需求量,导致本国货币大幅度升值,给一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出口部门的竞争力带来巨大冲击。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从2001年底的2121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底的31811亿美元,平均同比增长率达到31.27%。外汇储备规模从2006年开始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与我国大规模的外汇储备相对应的是,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屡创新高。从2005年7月到2011年12月,人民币累计升值23.04%。而人民币的实际升值会使投资者的升值预期增加,资本流入又随之增加,升值压力进一步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