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技术措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下载可编辑
专业文档 精心整理
5.5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5.5.1 混凝土工程简介
本工程主要由主厂房、北侧附楼、南侧附楼三部分组成;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基础梁,局部地下室部分为平板式筏基,地上分为主厂房和北侧附楼、南侧附楼三部分;主厂房:跨度42米,柱距8.0米,屋面采用钢网结构形式,焊接球节点,网架下弦中心标高11米,纵向长度104米,北侧附楼为一层,层高5.4米。南侧附楼为三层,局部设人防地下室,层高2.9米,一层层高为5.4米,二~三层层高为4.5米。结构设计将三部分连成整体。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从C15~C40不等。
5.5.2 混凝土工程施工组织
为确保混凝土施工顺利进行,需要提前做好各项技术、资源、现场等各项准备工作。
1 技术准备
1) 熟悉技术资料,明确掌握施工工艺
(1) 收集并了解国家、行业、北京市在混凝土施工方面的规范、规程,作为混凝土施工的依据和标准。
(2) 针对本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实际情况,结合各项标准、图纸设计、业主要求,编制详细的专项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并在施工前向业主代表提交,业主代表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 配合比设计
根据国家现行标准进行配合比设计,由试验室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混凝土的不同强度等级和性能要求进行试配。要求混凝土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最大氯离子含量和最大碱含量符合规范规定。
(2) 抗渗混凝土
在进行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尚应增加抗掺性能试验,试配的抗渗水压值比设计值要提高0.2MPa,并采用水灰比最大的配合比做抗渗试验。
(3) 泵送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根据混凝土的原材料、运输距离、混凝土泵与输送管径、泵送距离、气温等具体施工条件试配。
2 施工部署
按照现场施工流水段划分、施工部署及混凝土方量,共配备2台混凝土汽车泵。
5.5.3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与工艺
1 本工程混凝土工程采用的施工办法,详见表5.5.3-1。
表5.5.3-1 混凝土施工方法
序号
项目
施工方法
1
混凝土种类
本工程结构混凝土均为现浇商品混凝土。
2
拌制方式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拌制供应。
3
输送方式
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输送泵和塔吊输送。
4
布料方式
混凝土浇筑主要采用汽车泵,并配备车载泵辅助混凝土浇筑。
5
浇筑方式
人工操作振捣器进行浇筑。
6
养护方式
根据混凝土种类、现场环境情况选择蓄水、铺薄膜、涂养生液等保湿养护方式。
2 施工顺序
混凝土施工总体流程是先地下结构再地上结构,每个施工区按分段流水施工,每流水段先竖向墙柱、后水平顶梁板。
5.5.4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1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先检查钢筋模板位置,钢筋数量,模板内有无杂物等,待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按照同一方向、边退边布、分层振捣的原则进行浇筑。
1) 浇筑前的检查
(1) 模板的标高、位置与构件的截面尺寸是否与设计符合;
(2) 所安装的模板支撑体系是否稳定,支撑和模板的固定是否可靠;模板的紧密程度;钢筋与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安装位置及构件接点连接焊缝,是否与设计符合。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垃圾、木片、刨花、锯屑、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铁皮等杂物,通过留清扫孔冲刷和用吸尘器吸取来清除干净。
(3) 木模板应浇水加以润湿,但不能留有积水,湿润后,木模板中尚未封闭的缝隙应封严,以防漏浆。
(4) 检查安全设施、劳动配备是否妥当,能否满足浇筑速度的要求。
2) 浇筑一般要求
(1) 浇筑要求
在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入模。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6米,竖向结构浇筑高度均超过6米时,采用串筒或溜管等措施。
(2) 振捣要求
混凝土振捣工具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使用时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厘米)。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10厘米,以使两层混凝土结合牢固。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
(3) 泵送混凝土的浇筑顺序
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输送混凝土时,应按距混凝土输送泵的距离由远而近浇筑;
在同一区域的混凝土,应按先竖向结构(墙、柱)后水平结构(梁、板)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
3) 墙、柱混凝土浇筑
柱浇筑施工流程:
模板内清理→撒水湿润→浇5厘米厚砂浆→混凝土分层浇筑→混凝土振捣→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
浇筑一排柱的顺序应从两端同时开始,向中间推进,以免因浇筑混凝土后由于模板吸水膨胀,断面增大而产生横向推力,最后使柱发生弯曲变形。
柱浇筑前应先检查模板底部是否封严,并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