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练习题及(高中计算机会考2010)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练习题
第一单元 认识信息世界
单选题:
1. 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A.物质 B.信息 C.信号 D.消息
2. 具有普遍性、共享性、依附于载体、可以传递、具有价值的主要特征。
A.信息技术 B.信息 C.信息素养
3.关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 B.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C.信息是可以处理的 D.信息的价值不会改变
4.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_________。
A.上课的铃声 B.开会的通知
C.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 D.电视里播放的汽车降价消息
5.人类在发展中,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A.语言的形成
B.文字的产生
C.指南针的发明
D.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
E.电报、电话、无线广播、电视的发明
F.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
6.信息技术是指与 信息有关的技术。
A.输入、输出 B.获取、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
C.加工和输出 D.分类和加工
7.信息技术的英文全称是________,简称IT。
A.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nformation Technique
C.Communication Transmit D.Information Transmit
8. 、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A.技术 B.科学 C.信息 D.能源
9.3G(Third Generation)是:
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B.第三代互联网技术
C.第三代多媒体技术 D.第三代通信技术
10.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 最先提出可用高纯度的玻璃纤维实现长距离低损耗激光通信理论。
A.钱永健 B.丁肇中崔琦 过程是指利用必要的仪器设备把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采集为声、光、电等物理信号(也称为模拟信号),再经过采样、量化和数字编码,转化成用二进制数字表示的数字信息,最后进入计算机保存。
A .电子化 B.数字化 C.简化 D.集成化
3.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数字信号是 。
A.发散的 B.离散的
4. 是以相等的时间间隔来测量模拟信号的物理量,完成对模拟信号的离散化提取。
A.采样 B.量化 C.编码
5. 是将采样值变换到最接近的数字值,即用有限个数的数值近似表达原来连续变化的值。
A.采样 B.量化 C.编码
6. 是把量化后的值用一组二进制数字代码表示。
A.采样 B.量化 C.编码
7.将图像上每个点的颜色信息按某种规律编成一系列二进制编码的过程就是图像的 。
A.简化 B.量化 C.数字化 D.电子化
8.声音的采样频率是指 的采样次数。计算机音频处理中,常用的采样频率有11.025kHz、22.05kHz和44.1kHz。
A.1秒钟内 B.1分钟内 C.1个周期内 D.播放时间内
9.声音的量化位数是指描述每个采样点值的 数位。常用的量化位数为8位和16位。
A.二进制 B.八进制 C.十六进制 D.十进制
10.声音通道的个数称为声道数,是指一次采样同时记录的声音波形个数。随着声道数的增加,存储容量也相应增 。
A.大 B.小
11.图像的采样频率反映了 ,采样频率越高,获取的样本就细腻逼真,图像的质量越高,但同时要求的存储空间也越大。
A.1秒钟内的采样次数 B.采样点之间的间隔大小
12.图像样本的 是指图像样本量化后每个采样点用多少位二进制数表示,它反映了采样的质量。
A.采样频率 B.量化等级
多选题:
1.信息数字化后的优点有:
A.易于表示和存储 B.易于处理和检索
C.易于传播和集成 D.易于获取和共享
2.下列选项中属于媒体的是
A.文本 图像 声音动画视频图像 查找信息。
A.标题 B.地址栏 C.分类目录 D.输入关键字
9.使用搜索引擎检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