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电工程项目测量技术基础.ppt

发布:2017-06-18约7.85千字共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电工程项目测量技术基础 机电工程项目测量技术基础 机电工程项目测量技术基础概述 在机电安装工程中,设备安装的精度是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而测量技术是保证设备安装精度的重要环节。测量技术包括基本概念、量值传递、常用计量仪器及其选择误差的检测方法及其评定方法等。 测量的定义 测量是利用合适的工具,确定某个给定对象在某个给定属性上的量的程序或过程。作为测量结果的量通常用数值表示。该数值是在一个给定的量纲或尺度系统下,由属性的量和测量单位的比值决定的。 测量过程的四要素 (1)测量对象 测量对象——给定的被测主体。主要指几何量,包括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和形位误差等。 (2)计量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三条的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 (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简称SI (3)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是指进行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 (4)测量精度 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即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任何测量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误差,误差大,说明测量结果离真值远,精度就低。由于测量误差不可避免,任何测量结果都是以近似值来表示,因此,测量结果的可靠有效值是由测量误差衡量的。 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 测量误差的概念和性质 真值的概念 在国家计量技术规范《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01-1998)中真值的定义是“与给定的特定量的定义一致的值。” 并注明: 量的真值只有通过完善的测量才有可能获得; 真值按其本性是不确定的; 与给定的特定量定义一致的值不一定只有一个。 真值的替代 实际上对“真值”的替代与应用通常是用以下三种办法: ①真值可由理论(或定义)给出; 例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例如秒的定义为铯原子能级跃迁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为1秒。 ② 用“约定真值” 代替“真值”; 实际测量中常把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测得的实际值作为真值使用。 ③ 用“不确定度” 评定测量结果。 不确定度 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的量值 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的量值 测量的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 测量的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 精密度、正确度和精确度都是用来评价测量结果好坏的。但这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使用时应加以区别。 (1)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大小程度,它反映了测量结果的分散程度。 (2)正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的大小程度,它反映了测量结果偏离真值的程度。 (3)准确度(也称精确度,简称精度):是指测量数据都比较在真值的附近,即测量结果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都比较小,准确度是对测量结果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评定。因此,测量结果应该用准确度这一概念来描述。 测量误差的定量 误差的表示方法 ① 绝对误差 定义:被测量的测量值x与其真值A0之差,称为绝对误差。 案例1 甲、乙二人分别测量真值为1m和10m的工件,甲的测量值为:1.01m;乙的测量值为:10.01m;丙和丁二人分别测量理论值为150V和10V的电压,丙的测量值为:151.5V;丁的测量值为:10.5V;问:甲和乙,丙和丁的测量结果谁更准确? 误差的表示方法 ② 相对误差 测量所造成的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真值之比,乘以100%所得的数值,以百分数表示。 案例1 甲、乙二人分别测量真值为1m和10m的工件,甲的测量值为:1.01m;乙的测量值为:10.01m;丙和丁二人分别测量理论值为150V和10V的电压,丙的测量值为:151.5V;丁的测量值为:10.5V;问:甲和乙,丙和丁的测量结果谁更准确? 误差的表示方法 ③ 最大引用误差(或满刻度最大引用误差)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当被测量平稳增加和减少时,在检测系统全量程所有测量值中最大绝对误差(绝对值)与量程的比值的百分数,称为该系统的最大引用误差。即: 准确度等级 取最大引用误差百分数的分子作为检测仪器(系统)准确度等级的标志,也即用最大引用误差去掉±号和百分号(%)后的数字来表示准确度等级,准确度等级用符号G表示。 国家标准GB776-76《测量指示仪表通用技术条件》规定,测量指示仪表的准确度等级G分为0.1、0.2、0.5、1.0、1.5、2.5、5.0 七个等级。 案例2 被测电压实际值大约为21.7 V,现有: A表:1.5级、量程为0~30 V; B表:1.5级、量程为0~50 V; C表:1.0级、量程为0~50 V; D表:0.2级、量程为0~360 V; 案例解答 根据准确度等级的定义,分别用四种表进行测量由此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分别如下。 A表有: B表有: C表有: D表有: 四者比较,选用A表进行测量所产生的测量误差通常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