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金手指讲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镀金手指(G/F)内部培训讲义
制作目的
金手指设计的目的在于藉由连接器的插接作为板对外连络的出口,之所以选择金是因为它的优越的导电度,抗氧化及耐磨性,由于金成本极高故只应用于金手指、局部镀或化学金,如bonding pad等。
G/F流程
包蓝胶→辘胶→上板→酸洗(或微蚀)→水洗→磨刷→水洗→DI水洗→镀镍→水洗→DI水冼→镀金→回收→出板→撕胶→洗板。
镀G/F工艺
包胶:贴住G/F外部分防镀。
酸洗(或微蚀):清洁铜面,去氧化皮。
磨刷:使用飞翼磨辘磨去铜面上氧化皮及S/M、C/M残膜,提供镀镍时一个清洁
铜面。飞翼磨辘的材质硬度和压力的选择对磨刷效果起着决定性影响,硬度、
压力过大,会导致G/F Short和磨痕印,过小会磨不干净;过软的磨辘做尖角
G/F会产生磨辘丝。
镀镍:作用是作为金层和铜层之间的屏障,防止铜迁移,为降低镀层内应力,现都采
用镍含量高而镀层内应力极低的氨基磺酸镍。
镍缸药水成分及作用
a.主盐:氨基磺酸镍Ni(NH2SO3)2,提供电镀Ni2+,镍含量高,电流效率高,
沉积速率快,内应力低,光亮度高;镍含量低,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好。
b.阳极活化剂:氯化镍,能降低阳极电位,去极化作用显著,加快阳极溶解,防止
阳极钝化。
c.PH缓冲剂:硼酸,稳定溶液PH值,防止因PH值高而产生氢氧化物沉淀及降低
析氢进而提高电流效率。
d.添加剂:①光泽剂:mp-200(SE),有细化晶粒,镀层整平进而获得光亮镀层之功效。
②润湿剂:NAW-4降低表面张力,降低镀层内应力,防止针孔产生。
反应机理:
a.阴极反应:Ni2e+2e→Ni (主反应→电镀镍)
7H++2e→H2↑ (副反应)
b.阳极反应:Ni-2e→Ni2+ (主反应→阳极溶解)
4OH--4E→2H2O+O2↑ (副反应)
镀金:
本厂目前采用的是一柠檬系列酸性镀金,采用不溶性阳极,金盐以溶液形式定时补充。镀金的电镀效率很低,全新镀液约30-40%,且因逐渐老化及污染而降低到15%左右,故镀金溶液的搅拌和循环是非常重要的。
金缸药水成分及作用:
a.主盐:氰化金钾K[Au(CN)2]为白色结晶体,用热水溶解补入金缸;
b.络合剂:氰化钾和柠檬酸盐,可提高阳极极化作用,细化晶粒;
c.导???盐:7000导电盐,可提高溶液电导率,改善镀液分散能力。
d.添加剂:7000补充剂:光亮、整平、细化镀层,降低内应力。
7000F补充剂:提供镀液Fe组分,改善镀层结构,提高镀层硬度。
反应机理:
阴极反应:[ Au(CN)2]- +e→Au+2CN- (主反应→电镀金)
2H++2e→H2↑ (副反应)
阳极反应:40H--4e→2H2O+O2 ↑ (不溶液阳极)
金回收:可降低电镀成本。
电镀设备:
0-4m/min任意可调水平电镀线,要求运行平稳、不翻板、掉板、撞缸。
可稳压或稳流控制的金镍缸火牛,要求能保持稳定,上下跳动小。
金、镍缸加热过滤系统良好,各缸连接部分挡水效果良好,不漏水和DRAGOUT少。
常见问题及改善措施:
常见问题可能原因解决措施G/F针孔基铜针孔
湿润剂或光亮剂不足
药水浓度失调
温度太低
电流(电压)过高
搅拌或循环不足
有机杂质太多
铁铜等杂质太多改善镀铜及镀G/F前处理
根据Hull Cell Test调整
分析调整
升温至50-60℃
适当降低电流(电压)
适当增强搅拌或加大循环量
碳芯过滤或做碳处理
低电流拖缸或做碳处理G/Fshort磨板不良
前工序short降低磨辘压力,加大水洗,换用较软磨辘。
检板修理;找出原因并在相应工序改善G/F粗糙电流(电压)太大
前工序铜面粗糙适当降低电流(电压)
检板修理;找出原因并改善G/F金面氧化PH值偏太大
回收金水太脏
金缸太脏
水洗不及时或未烘干调整PH值
换回收金水
检查更换金缸过滤芯(网)过滤
及时洗板和烘干甩金、甩镍磨板不良
水洗不净
镍面钝化
电镀过程中电流停断
有杂物残留在G/F上适当加大磨板压力
更换或加大水洗
镀金前开活化缸
检修设备和线路
检板修理或适当加大磨板压力渗金蚀板不净
磨板压力过大
无引线加厚金电流过大检板修理;改善蚀板效果
适当降低磨板压力
打小电流和行速金色不良光剂不足
金含量太低
有机污染
金缸中镍铜含量过高据Hull Cell Test调整
分析补加
加强过滤,镍缸可作碳处理
更新烧板镍含量太低
光剂不足
电流密度过大
温度低
PH值太高分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