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电阻测温元件测温.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
设计报告书
信息工程学院
设计题目: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2007版)95页 题目23 铂电阻测温元件测温
性能指标:若铂测温电阻元件作为电桥的一个桥臂,当测温范围为0~200℃时,需要放大电路输出0~5V电压,试设计该放大电路。该测温电桥采用1mA的电流源供电。
电路结构及原理说明
Vout=5V
本铂电阻测温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基准电压源电路、恒流源电路、测温桥及放大电路。电路的框图如下:
V=5V
Vs
恒流源
基准电压源
Vout
ΔV
放大器
Iout=-1mA
测温桥
基准电压源:为恒流源提供一定精度要求的5V基准电压,采用3.3V稳压管与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结合实现。
恒流源电路:用于产生-1mA的恒定电流,为测温桥供电。
测温桥及放大电路:铂电阻在0~200℃时的阻值发生变化,测温桥用于将阻值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即ΔV);放大电路用于将测温桥输出的微小电压变化(ΔV)放大,使其满足性能要求。放大电路采用两个同相电压跟随器(作为输入缓冲器)与两级放大器组成,其中第一级放大器为差动放大器,第二级放大器为可以方便调节的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IR3
IR5
IR4
参数计算及元件选择
图一
基准电压源的计算
电路如图一所示,输出电压Vout=5V,稳压管选择Uz=3.3V的1N5913B,取稳定电流约为1~2mA,选取Vs=12V。根据同相比例电路,有:
Vout=(1+R2/R1)Vz
Vz=3.3V,故有R2/R1=0.515,选取R1=33kΩ,得R2=17kΩ
令R4=1.0kΩ,则IR4=(Vout-Vz)/R4=1.7mA
设IR3=ID=0.2mA,则IR5=0.4mA,且R3/(R5+R4)Vs>VD+Vz=0.7+3.3=4V
选择R5=R3=20kΩ,满足稳压管工作的条件。
Iout
恒流源的计算
图二
电路如图二所示,经分析可知,Iout=-(R3+R4)V1/R1/R5,由于基准电压源Vout=5V,故选取R1=R2=10kΩ,R3=R4=20kΩ,得Iout=-1mA。
+
ΔV
_
I=1mA
测温电桥的计算
如图三可知,
ΔV=
图三
选R1=R2=100kΩ,
依据Pt100=0.1(1+at-bt2-ct3(t-100)) (kΩ)
其中a=3.90802e-3,b=5.80195e-7,c=0,t为摄氏温度
得出t=0℃时,Pt100=0.100kΩ
t=100℃时,Pt100=0.13851kΩ
t=200℃时,Pt100=0.17584kΩ
当t=0℃时,令Rw=0.100kΩ,使得ΔV=0V;t=200℃时,计算得ΔV=-0.037868V
放大电路??计算
+
ΔV
_
Vout
图四
电路如图四所示,由于性能要求t=200℃时,Vout=5V,又ΔV=-0.037868V,
故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Au=Vout/ΔV=-132.04
选取第一级差动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为Au1=33,令R1=R2=10kΩ,得R3=R4=330kΩ
故第二级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为Au2=Au/Au1=4.02,令R5=10kΩ,得R7=40.2kΩ,平衡电阻R6=R5∥R7=8kΩ。
由于OP07芯片的温度漂移较小,性能较好,故集成运放选用OP07。
电路仿真
基准电压源的单独仿真:
由理论计算可知,R2=17kΩ,但仿真时放大倍数达不到要求,仅能输出4.56V,需要增大R2来增大输出电压,经过反复调试,最终选择R2=21.6kΩ,此时输出电压Vout=5.002V,误差为E=(Vout-V)/V×100%=0.002/5×100%=0.04%,精确度较高。
恒流源的单独仿真:
当单独仿真恒流源时,输出电流Iout满足性能要求。
放大电路的单独仿真:
当放大电路接t=200℃,ΔV=-0.037868V时,由理论计算,R6=40.2kΩ时,Vout=5.022V,精度稍有不足,经过调试,选择R6=40.0kΩ,此时Vout=4.997V,误差E=(V-Vout)/V×100%=0.003/5×100%=0.06%,精度较高。
整体电路仿真:
如图,仿真时,对R3的阻值进行调整,使恒流源输出电流尽可能接近-1mA,最终确定R3=22.7kΩ,此时I=-1.002mA;对Rw进行调整,使Pt100=100Ω时,Vout尽量输出为零,最终确定Rw=100Ω,同时确定R21=40.2kΩ,使得Pt=175.84Ω时,Vout=5.000V。令温度变化时,Pt100电阻阻值为线性变化,可得下表一,由计算可知,t=200℃时,误差为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