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射频识别(RFID)应用技术教学课件作者唐志凌第二章RFID射频原理课件.ppt

发布:2016-12-27约4.28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第二章 RFID系统 的射频基本原理 将传输线中的高频电磁能 转成为自由空间的电磁波,或反之将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转化为传输线中的高频电磁能。因此,要了解天线的特性就必然需要了解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及高频传输线的一些相关的知识。 一、天线的作用 导线载有交变电流时,就可以形成电磁波的辐射,辐射的能力与导线的长短和形状有关.如由于两导线的距离很近,且两导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几乎可以抵消,因而辐射很微弱。如果将两导线张开,这时由于两导线的电流方向相同,由两导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相同,因而辐射较强。当导线的长度 L远小于波长时,导线的电流很小,辐射很微弱. 当导线的长度增大到可与波长相比拟时,导线上的电流就大大增加,因而就能形成较强的辐射。通常将上述能产生显著辐射的直导线称为振子。 二.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天线可视为一个四端网络 同轴线变化为天线 两臂长度相等的振子叫做对称振子。每臂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全长与波长相等的振子,称为全波对称振子。将振子折合起来的,称为折合振子。 1/2波长 一个1/2波长的对称振子 在 800MHz 约 200mm长 400MHz 约 400mm 长 1/4波长 1/4波长 1/2波长 振子 对称振子 波长 三.天线的工作频率范围(带宽) 无论是发射天线还是接收天线,它们总是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工作的,通常,工作在中心频率时天线所能输送的功率最大,偏离中心频率时它所输送的功率都将减小,据此可定义天线的频率带宽。 有几种不同的定义: 一种是指天线增益下降三分贝时的频带宽度; 一种是指在规定的驻波比下天线的工作频带宽度。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是按后一种定义的,具体的说,就是当天线的输入驻波比≤1.5时,天线的工作带宽。 半波振子上的场分布 在 820 MHz 1/2 波长 为~ 180mm, 在890 MHz 为~ 170mm 175mm对~ 850MHz 将是最佳的 该天线的频带宽度 = 890 - 820 = 70MHz 当天线的工作波长不是最佳时天线性能要下降 在 850MHz 1/2 波长振子最佳 在 890 MHz 天线振子 在 820 MHz 在天线工作频带内,天线性能下降不多,仍然是可以接受的。 四. 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 1. 无线电波 什么叫无线电波?无线电波是一种能量传输形式,在传播过程中,电场和磁场在空间是相互垂直的,同时这两者又都垂直于传播方向。 无线电波有点象一个池塘上的波纹,在传播时波会减弱。 无线电波和光波一样,它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媒质有关。无线电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我们用C=300000公里/秒表示。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ε`=C/√ε,式中ε为传播媒质的相对介电常数。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与真空的相对介电常数很接近,略大于1。 因此,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光速,通常我们就认为它等于光速。 电磁波的传播 电场 电场 电场 振子 电波传输方向 磁场 磁场 可用式 λ=V/f 表示。 式中,V为速度,单位为米/秒;f 为频率,单位为赫兹;λ为波长,单位为米。 由上述关系式不难看出,同一频率的无线电波在不同的媒质中传播时,速度是不同的,因此波长也不一样。 我们通常使用的聚四氟乙烯型绝缘同轴射频电缆其相对介电常数ε约为2.1,因此,Vε≈C/1.44 ,λε≈λ/1.44 。 波长 无线电波的波长、频率和传播速度的关系 无线电波在空间传播时,其电场方向是按一定的规律而变化的,这种现象称为无线电波的极化。无线电波的电场方向称为电波的极化方向。如果电波的电场方向垂直于地面,我们就称它为垂直极化波。如果电波的电场方向与地面平行,则称它为水平极化波。 2. 无线电波的极化 垂直极化 水平极化 + 45度倾斜的极化 天线辐射的电磁场的电场方向就是天线的极化方向 - 45度倾斜的极化 五.天线的极化 3.圆极化波 如果电波在传播过程中电场的方向是旋转的,就叫作椭圆极化波。旋转过程中,如果电场的幅度,即大小保持不变,我们就叫它为圆极化波。向传播方向看去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叫右旋圆极化波,反时针方向旋转的叫做左旋圆极化波。 垂直极化波要用具有垂直极化特性的天线来接收;水平极化波要用具有水平极化特性的天线来接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