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层建筑给排水.pptx

发布:2025-01-31约5.68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为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其他民用建筑。

高层建筑的特点是建筑高度大、层数多、面积大、设备完

善、功能复杂、使用人数多,这就对市内给排水的设计、施

工、材料及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靠城市供水管网直接供水,必须自设供水系统

常常采用竖向分区供水的方式

竖向分区供水是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按层分段,各段为一区,分别组成各自的供水系统。每区的高度要更具每区最低处用水设备允许的静水压力而定。;高层建筑给水系统按供水用途可分为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中水系统、直饮水系统等。

;高层给水方式:重力给水方式和压力给水方式

一、重力给水方式

最高处设置高位水箱,水经水泵站提升到水箱,再靠重力流向给水管网进行配水

分为串联给水、并联给水、减压给水、室外高低压给水管网间接供水;1、串联分区给水方式

将整个高层建筑分为若干个供水区域,各分区分设有水箱和水泵,低区的水箱兼作上区的水源,高区水箱通过水泵从下一级区域水箱取水,一次类推逐级取水

优点:无高压水泵和水箱,不浪费动力,设计及管道比较简单,投资省,。

缺点:(1)水泵分散布置,占地面积较多;(2)振动及噪音干扰比较大;

(3)水箱容积较大,增加了结构负荷和建筑造价;

(4)上区供水受到下区的限制。;2、并联分区给水方式

将各区升压设备集中设在底层或地下设备层,各区升压设备从储水池分别向各供水区的高位水箱供水,再由各区的水箱向本区的管网供水。按水泵与水箱供水干管的不同,又可分为单管式和平行式。

(1)并联分区单管给水方式

优点:供水可靠,管道较短,型号统一,数量较少,维修方便,投资省。

缺点:能量浪费较大,若发生事故,短水影响范围大。;(2)并联分区平行给水方式

优点:各区供水互不影响,效率高,水泵集中管理方便,供水安全。

缺点;水泵型号较多,管线较长,分区水箱占面积,减少房间面积影响经济效益;3、减压给水方式

由设在底层泵房内的高扬程水泵,直接将水提升到屋顶水箱,再通??各区域减压水箱/减压阀一次逐级供水

优点:水泵型号统一,台数少,设备集中,便于管理,投资较省。

缺点:水箱容积大,增加了建筑的结构负荷;下区供水受上区的限制,;下区供水压力损失大,能耗多。;4、室外高低压给水管网直接给水方式

当建筑周围有市政高、低压管网时,可利用外网压力由室外高、低压给水管网分别向建筑内高低压给水系统给水

优点:节省了建筑物的使用面积;设备集中布置,便于维护管理;能量浪费较少

缺点:水泵型号及数量较多、

投资较大。

;二、气压供水方式

1、气压给水方式:用设在底层的气压罐代替高位水箱。

优点:节约楼层面积、减轻负荷、利用抗震;

缺点:压力变化幅度较大、能耗大、造价高

2、变频调速水泵直接供水方式:各供水区域自己选用水泵自行供水,采用自动控制变频调速水泵以适应水量和扬程的变化。

优点:使水泵在高区运行,节电;

缺点:投资较大;水泵房管理;高层建筑由于层数多,建筑高度高,因此,在火灾的蔓延和扑救等方面,与多层建筑相比都有所不同。与低层和多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危险性更大,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1.火灾的隐患多,火种多

2.火势猛、蔓延快

3.人员疏散困难

4.消防装备设施不够完善,扑救难度大

5.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

高层公共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如未能及时扑灭,将会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根据国外34个火灾案例统计,死亡人数共1150人,平均每次火灾死亡31人。受伤人数共5605人,平均每次火灾受伤165人。

;消防给水从宏观上来讲分成两种体制:

1.高压给水系统:正常运行时,能满足该高层生活、消防流量和水压要求(适用于区域集中的高层建筑)

2.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平时不满足最不利点的消防流量和水压要求,需设专门消防泵,在有火情时启用,使管网内的水压和流量达到灭火要求。

按消防给水系统的构成与功能不同,可分为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消火桂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又分为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与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灭火系统;一、消火栓用水量

1、高层建筑民用建筑用水量:易燃品多,用水量大,楼高,用水量大

;2.高层建筑工业用建筑:楼越高,用水量越大。室外比室内大,易燃物多,用水量大;?9-2高层建筑消防给水

2.2消防给水系统的水压和水量;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超过100m以上的高层建筑,除了不宜用水灭火的部位和厕所外,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消火栓喷水灭火系统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综合灭火。

每个报警阀供水的最高喷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