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八下的语文期末考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八下的语文期末考试题
2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这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
文章先总叙了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然后转入对山之奇、水之异的描写。
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在写法上,运用了骈体文的体式,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
22、《五柳先生传》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本文是作者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
全文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文章在写法上有较突出的特点,即:多用否定句,语言朴素洗练,内容看似平淡,实则蕴含深刻。
23、《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作者韩愈,唐代文学家。
本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
作者希望 ___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寄托了作者为怀才不遇而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 ___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寓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 ___。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明初文学家。
这篇文章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
在文中,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
勉励后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25、《诗词曲五首》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唐代的刘禹锡,这首七律诗通过写自身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赤壁》的作者是唐代的杜牧,这首七绝借赤壁之战这则历史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过零丁洋》作者是南宋的文天祥,这首七律表现了诗人忧国之痛和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水调歌头》的作者苏轼,宋代文学家,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思念手足,心情郁闷惆怅之情,但以乐观旷达的情怀作结。
《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
这首曲表现了作者关心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6、《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以后写的《永州八记》的第四篇。
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27、《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文章是应朋友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
作者以“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含蓄地表达了对朋友滕子京的规箴之意。
全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
句式以单行散句为主,间以骈偶短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
写景状物的骈句,辞彩华美,音韵和谐;议论抒情的散句,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这样骈散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8、《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这是一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二是“宴酣之乐”;三是“乐人之乐”。
文章在句式上骈散结合,使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
29、《满井游记》选自《袁中郎集笺校》,作者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
他们认为,文学应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显示全部